|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合同能源管理是建筑节能的一剂良药
时间:2013-9-2  来源:节能减排网  
建筑、工业和交通号称我国能耗三大户,而建筑能耗更是首当其冲,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建筑能耗也随之水涨船高。
  
  据相关数据统计据相关数据统计,仅因高耗能建筑比例大,仅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18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70亿元,多排二氧化碳52万吨。如果任由这种状况继续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耗能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到2020年,空调夏季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能力。
  
  我国建筑在使用中最大的能耗是采暖和制冷,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每平方米采暖能耗约是发达国家的3倍。
  
  面对如此惊人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到我国实现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绿色节能建筑是势在必行的。
  
  目前绿色建筑在我国正在进行着一场热火朝天的建设浪潮,各地不断出台具有自我特色的绿色建筑标准和政策法规。众所周知,绿色建筑这一理念是非常的好,它可以为社会节约大量的资源,从而利用这些资源为我国更好的建设其它项目创造了可能,可是我们也该认识到绿色建筑本身也存在先天的不足,就是绿色建筑的管理者。
  
  我们可以打个比喻,我们把绿色建筑和普通建筑分别比喻成刀叉和筷子(在这里我们不考虑绿色建筑与普通建筑的功能区别),我们假设管理者是欧洲人,那么他吃饭就习惯用刀叉;同样管理者是亚洲人,众所周知,亚洲人喜欢用筷子。其实笔者做这样一个比喻的目的,就是想告诉读者,绿色建筑只是实现建筑节能的一种技术手段,假设这座楼本身装有绿色建筑所需的各种设备,可是管理者本身没有节能意识,那么他就会把它当成一座普通建筑看待,他就不会利用绿色建筑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节能的目的。
  
  可是怎样才能实现绿色建筑真正达到节能目的呢?这就需要有节能意识的人进行管理了,此时就出现了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有人会问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为什么会有节能意识呢?因为这涉及到他们的利益。
  
  比如一栋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大楼,业主规定各种管理费用只有100万,那么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就会用各种绿色建筑的技术手段来对大楼进行节能,本来大楼运作资金是100万,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节能手段,只用了80万,就可以使这座大楼正常运转了,那么多出来的20万,就是业主和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来分账了。
  
  那么如果没有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来运作,结果会怎样呢?其实我们也可以猜到,本来大楼业主只计划投资100万的运作费,可是一般的管理人员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实惠,为什么要替你剩钱呢?由于管理者本身没有节能意识,那么会造成大量的浪费,该控制的地方不控制,不该控制的地方更不会控制,结果100万不够用了,业主还要继续追加投资,这不仅是浪费业主的钱,也是在浪费国家资源,同时绿色建筑本身也没有达到节能的目的。
  
  可以说合同能源管理,是建筑节能的一剂良方,上海更是在国内首次把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进行质押融资,并促进银企对接,这种创新模式对于破解合同能源管理产业发展瓶颈意义深远。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变得越来越少,国家能源消耗巨大的时期,绿色节能建筑大有可为,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在这样一个机遇期面前也会大有作为。合同能源管理和绿色建筑是相辅相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者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会为我国节能减排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作用,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从而达到造福子孙后代的目的。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重庆荣昌:普及低碳理念倡导绿色
纬景储能绿色未来展示中心展示的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