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什么样的节能灯是好灯?
时间:2014-7-26  来源:人民网  

  “如果片面追求节电、明亮,眼睛却感到不舒适,这样的节能灯就不算好。”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副主任宋贤杰表示,以被淘汰的白炽灯为例,其发出的光与太阳光最接近,显色性指数达到了100,显得很自然,人眼也感到很舒服。而一些无资质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的劣质节能灯、LED灯,其显色性指数只有几十,发出的光不饱和,还有一些怪异,会对人眼造成伤害。因此,用于替代白炽灯的节能新光源也应该讲究发光质量。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淘汰白炽灯,仅仅提出禁止进口和销售相关瓦数的普通照明白炽灯,而不提禁止企业生产白炽灯,就是由于还有大量消费者偏爱白炽灯的柔和、舒适,白炽灯仍然有不少需求。
  
  实际上,白炽灯发出的光的确令人感到舒适,将其淘汰后,用于替代的新光源迄今都未能真正达到其舒适度。通过提高发光效率来提高节电率,往往又会损失灯光的舒适度,这一矛盾让业界颇为伤脑筋。
  
  如何让节能灯真正做到既节能又舒适?
  
  “‘光源节能’随着基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有一个长时间、渐进式发展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北京欣天和怡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丹天表示,对于节能,不能仅仅理解为一个灯泡节约了多少电,而是应该全面、综合地加以考虑。比如,灯泡辅以相关配件变成了灯具,通过合理控制亮度、降低光损耗、避免无效的光投射等手段,也可实现超过50%以上的节能效果。
  
  “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光源的环境视觉效果也是一个好办法。”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光环境研究所主任杨征说,当前的消费者普遍不会“用光”,或是把家里的灯光配得很刺眼,或是搞得很昏暗,高光、炫光都没有控制好。这样一来,即使用再好的光源,也不一定能达到好的视觉效果。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灯光设计、配合,做到“见亮不见光”,才能使灯光变得舒适。以孩子学习用的台灯为例,如果用的是偏暖色调的黄光,就容易让孩子变得昏昏欲睡,如果采用偏冷色调的白光,就能让孩子变得兴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能否做到叫好又叫座?
  
  采用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政策,才能激活和规范国内市场
  
  节能灯发展初期,曾出现一个畸形现象:“好产品出口,差产品内销”。当时不少业内人士感叹:“我们的好东西,都拿去给别人的节能减排做贡献了!”
  
  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内市场不可谓不大,这些企业为啥舍近求远,偏要去追逐“洋月亮”?
  
  “刚开始时,节能灯价格较贵,消费者不容易接受;此外,国内市场不够规范,企业竞相压价,形成恶性竞争,因此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吕芳表示,随着这些年政府推出相关政策,比如给消费者和企业提供补贴,通过利益机制引导,不断推动国内市场发展,上述问题如今已基本解决。
  
  但也有人认为节能灯的推广应用,其动力应该来自于社会和市场本身,而不是依靠政府花巨资、搞补贴。否则,不仅部分消费者会出现抵制心理,也会出现一些企业“骗补”的问题。这些年来,国家拿出了上百亿元补贴资金,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
  
  “实际上,政府补贴一方面降低了消费者的初次购买成本,引导消费者形成消费习惯,推动优质产品占领市场;另一方面,推动好的企业加大国内市场销售力度,较好地培育了国内市场。”吕芳表示,国家每年仅推广1—1.5亿只节能灯,只占市场份额的1%—1.6%,不仅不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反而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市场的带动作用非常显著。节能灯市场占有率从无到有,如今包括节能灯在内的高效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85%左右。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理事长刘升平表示,老百姓抱怨[FS:PAGE]“节电不节钱”,不愿意购买节能灯;而节能灯生产企业觉得“节电不赚钱”,愿往国外卖,这些都是替代市场发展初期出现的问题,光靠市场本身难以解决,需要政府定规则、定标准,完善市场机制,并采用相关财税政策加以引导,才能使市场良性运转,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重庆荣昌:普及低碳理念倡导绿色
纬景储能绿色未来展示中心展示的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