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从工业废水里寻宝掘金
时间:2013-8-5  来源:中国网  
近年来,工业废水对流域环境及居民健康造成的影响日益加大,且有随工业化进程而趋于严重之虞,这就意味着,工业废水排放将迎来“汛期”。为此,我国通过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排放标准,正不断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加上近年环保政策利好的陆续释放,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秘书长王家廉认为。
  
  潜在市场亟待开发
  
  2011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着重解决工业废水治理的难点问题。今年5月,环保部通报了55家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十二五”时期,国家环保工作力度加大,强化了污染物减排和治理,污水处理指标在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基础上增加了氨氮检测。“十二五”时期我国还要进一步开展8大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其中工业废水的治理项目占相当大比例。
  
  王家廉介绍说,我国工业废水处理在工程设施建设、设备材料和药剂制造、废水资源化利用、水务产业等4个方面已经形成了超过2000亿元规模的产业,并将逐步增大。
  
  专家预计,“十二五”时期,工业废水治理投资总需求约为1250亿元。其中,预计削减工业化学需氧量150万吨以上,需投资300亿元;削减工业氨氮2万吨以上,需投资60亿元。
  
  “环保是典型的政策导向型行业,政策趋紧将为行业带来发展机遇。”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环保科技事业部副经理齐瑞峰告诉记者,提标改造会迫使原有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升级改造,同时对新建污水处理设备提高要求,形成新的市场需求。
  
  行业现状不乐观
  
  目前,我国工业废水产出量大、覆盖面广、种类繁多,处理难度大、成本高。“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污水处理装备尚处于世界三流水平,也就是基本可用,质量略差,故障率相对较高。”王家廉坦言,这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状况有关,同时也由于污水处理设备行业利润率偏低,企业缺乏投入研发的动力。加上我国工业废水处理行业“重工艺,轻装备”,导致水处理装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低,结构不合理,一些高端污水处理设备不得不依赖从国外进口。
  
  “工业废水处理一般由企业投资,运行中往往会遇到成本压力,对那些末端为成分复杂的高盐废水、重金属废水和焦化废水的企业来说尤其如此。”上海百峰环境工程公司谭华绿表示,治理污水是企业的义务,但追逐利润的天性会使企业尽量压缩成本支出,治理污水的动力不足。因此,不少企业虽然安装了污水处理设备,但设备运行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药剂添加是“断断续续缺斤短两”,处理效果难以达到环保标准要求。此外,工业废水治理行业目前市场集中程度不高,也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深度处理成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提出,工业废水处理应朝着提高处理标准、提高能效物效、开发污水潜能的方向发展。
  
  我国水资源紧缺,人均占有量不足,必须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把工业废水开辟为工业的第二水源。因此,从清洁生产到废水处理直至回用,各个环节都要注重节水,使工业废水处理从源头减量化、处理无害化发展到废水资源化。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到2015年要超过90%。
  
  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需要对末端废水深度处理。王家廉说,“对工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资源化回用,膜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超滤、微滤与反渗透、纳滤等技术正在加速推广。”此外,难降解工业废水一般含有高附加值资源,比如重金属,通过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对特定污染物进行选择性吸附,不仅能降低污染浓度,还可回收宝贵资源。
  
  厦门绿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宝水则认为,[FS:PAGE]工业废水处理应遵循“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原则。他说,“专业企业处理工业废水的形式,既能拓宽工业废水处理的市场空间,又能提高污水治理能力和处理后的水质标准,更重要的是,通过治污服务公司的资质管理,达到间接监管企业的目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在政策引领和市场充分竞争的条件下,让废水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利用,市场空间很大。“十二五”时期,摆在工业废水处理行业面前的是一个千亿元级的大市场,相关企业切实把握政策导向,积极提供优质设备和服务,就可以在这个广阔的市场上快意掘金。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科技公司加速“绑定”低碳电力
智慧节能技术升级,建筑行业加速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