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减少“车轮腐败”公车改革不能“关起门”
时间:2013-6-18  来源:光明日报  
日前,有媒体盘点各地公车改革的效果,受到公众关注:从第一个“吃螃蟹”的黑龙江大庆,到湖北老河口车改的“一步到位”,再到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的“昙花一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先后有14个省份的部分县市进行了公车制度试点改革,但能够长效坚持的只是少数,多数试点受多重因素影响或“夭折”,或停滞不前,甚至一些试点已出现公车“回潮”。
  
  此前,一些地方试行的公车改革多采用“货币化补贴”方式,即通过政府公共财政补贴的方式“赎买”公车,并按照行政级别的不同,确定差异化的补贴数额。以当时辽阳市弓长岭区为例,区委、区政府正职补贴8万元/年,区人大、政协正职6.5万元/年……最低的副科级补贴5000元/年。而一般公务员的差旅费补贴则为1600元/年。这一带有“自肥”倾向的方案,引发公众质疑是必然的。若想切实推动公车改革,不能再沿袭以往“关起门来搞车改”的思路,而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广纳民意。
  
  其一,既然车改补贴动用的是公共财政,则理应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而不是由地方自行确定标准。事实上,如果没有经过一个征求民意、公众参与的过程,而只是地方政府出台一个规定,并强调车改后会比车改前节约了多少多少支出,很难让人信服。即便是实行“货币化”改革,也应该广纳民意。区长一年仅车补就有8万元,远高过当地民众年平均工资。而一般公务员与主要领导的巨大差距,也使得车改即使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也缺乏足够的支持,焉能行之长远?
  
  其二,公车改革必然会触及官员的既得利益,褫夺其现在享有的部分福利和待遇,因此,任何一项车改方案,均应体现“减法”和“让利”思路,而不该将以往附着于公车之上的那部分利益转换成其他方式继续享用。很多地方之所以热衷于“货币化”的改革思路,根源即在于利益的腾挪。更糟的结果还在于,有些地方官员补贴也拿了,公车还照开不误。这算什么改革?
  
  这两天,网上有一篇日本东京都墨田区区长骑车上班的消息广受关注。该区区长没有单独的公车,墨田区有一个公车队,共4辆公车,按规定,3500多名公务员谁都可以申请乘坐。这样的消息受到追捧本身就说明,目前国内很多地方的车改,无论从力度还是从范围看,都还远远不够。
  
  总之,公车改革应该跳出既有的思维定势,开门车改,倾听民意。朝着自己的利益下手,确实很难,但如果多一些民意参与,改革的过程公开透明一些,想必能有效减少公车运行中的“车轮腐败”,从而能够制订出一个各方面均能够接受的车改方案。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太原以废钢循环重构降碳蓝图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加强全国碳市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