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节能优先”是能源科学发展之首
时间:2013-4-17  来源:中国合同能源管理-  
我国能源有何问题?有人说是能源生产不足,出路在于增加能源生产;有人说是能源浪费过多,出路在于节约,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不够全面,缺乏辩证观念,只能看到问题的局部或者问题的对立面,不能找到矛盾问题中的“合”,就是中间平衡点。如果说我国能源只是生产问题,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因为我国是能源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且业已成为世界上第一能源生产大国。能源生产够与不够,是相对的,它是和能源的需要对比而言的。离开能源的需要而言够与不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如果不注意能源的节约,生产虽多,也可能不足,反之,如果注意节约,在一定生产水平之下,也可能够用。因此,解决中国能源紧张不仅是解决供应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节能优先问题。
  
  节约能源,并不意味着影响社会活力,降低生产和生活水平,而是用同样数量的能源,获得更多可供消费的产品,以达到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或者是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使能源消耗量最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世界各国纷纷制定节能法规政策鼓励或强制产业节能,并通过倡导改变生活方式等手段实现全社会节能。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能源领域有两个凡是:凡是进入工业化的国家,都将快速增加能源的消费,成为能源消费大国;凡是能源消费大国和能源进口大国,都将承受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的压力,面对国际能源危机。中国在工业化的同时也在城市化,目前城市化的比率已经超过50%。城市化比率越高,意味着民用能源和运输能源消费增长越快,这两大领域的节能紧迫感越强。中国甚至没有时间在治理好工业节能问题后,再回过头来治理民用能源的节能和运输系统的节能。
  
  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能源问题令人们认识到,节能就是生命线,节能就是生命力。一直以来,中国都十分重视节能工作,在能源发展战略中将节能放在优先位置,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要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我国再将“节能优先”提到战略的高度!节能优先是发展之首。我们要坚持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严格的节约能源制度和措施,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的稳定和安全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正因为如此,国家提出了节能优先战略,强调各行各业要把节能放到发展之首,在做任何事、任何决定之前首先要考虑是否节能,其他因素一律要为节能让步。“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国家发展的主旋律依然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对进一步强化节能约束目标的“指挥棒”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用有限的能源资源投入来实现国民收入的快速持续增长,必须转变主要依靠增加供应满足需求扩张的能源发展政策,切实做到节能优先。
  
  “节能优先”是多个方面的融合,需要政府切实采取多种措施来实现,做到节能减排发展目标优先、投资投入优先、政策优先以及公众意识优先等;需要在全社会树立并强化资源忧患意识,树立广义节能观(结构节能、布局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要设定全社会的能源管理目标,不能仅仅将节能作为一句口号喊一喊,只是将节能成卖点,虚张声势,使之成为“概念陷阱”。从本质而言,“节能优先”是不亚于改革开放的一场深刻社会变革,是涵盖能源生产、加工转换、输配、消费各个环节、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我们不能把节能仅作为缓解能源紧缺的权宜之计,而是要建立全社会节能、人人节能的长效机制。节能不仅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而且是我国相当长时期的一个十分艰巨的战略任务。因此,长期坚持“节能优先”必须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基本点。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科技公司加速“绑定”低碳电力
智慧节能技术升级,建筑行业加速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