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事迹追逐 |
|
家住清舒花园的张秀英是“徐州绿色之家雨水回收示范户”。4月12日,记者走进了张秀英家中,听这位“节水达人”讲述节水经验。
其实从小时候,我家里就有节水习惯,可以说是一水多用,重复使用。淘米、洗菜、刷洗锅碗盆勺以及洗衣、洗澡用水,用几个大桶收存,带油的冲厕所,不带油的拖地、浇花木。张秀英原来居住中枢小区时,就喜欢养花种草,并用容器接雨水浇灌。2005年,家里搬到了清舒花园居住。地方比原来面积大了,更便于节水了。
2005年前,她家生活用水每年需130-140吨,包括烧饭、饮水、洗菜、洗衣、洗澡、冲厕所、浇花等。从2005年后下降到年用水量80-90吨。如果按过去年用水135吨,节约用水后年用水85吨算,每年至少可节约自来水50吨,其中雨水回收可占60%,另外40%是生活用水重复利用。这8年以来,起码也节约了400多吨水。记者看到,这个阳台面积约20平方米,四周放满了花盆,一旁的土槽里种植着香菜、辣椒、莴苣、蒜苗、香椿等蔬菜,还有腊梅、喇叭花、月季、菊花等花卉;阳台中间放着近20个水桶、水盆等容器,每个容器里都盛着水。
在一楼小花园的墙根,也有一排大大小小的容器,每个容器内都存着水。一共81个小桶,能储4吨水左右,家里的蔬菜和花木两个月不下雨也旱不了。
除了自己家节约用水,张秀英和81岁的老伴牛祺联还支持邻居回收雨水。家住一楼的王凤丹女士请人在地上垒了一个大水池,正好对着张秀英家大平台的流水孔道。张秀英提供了一根粗水管,这样淌下去的雨水能直接流进大水池。仅这个大水池每年就能回收雨水20多吨,解决了浇灌花木的需要。如果每户居民每年节水30吨,一万户就可达到30万吨水,以此类推,参与的人越多,效果就会越好。
雨水回收,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绿化家园。目前,在张秀英夫妇的带动下,清舒花园107户中有80户以上的居民开始回收雨水。(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