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合同能源管理将带动空调等节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时间:2013-2-24  来源:制冷快报  
进入“十二五”以来,在强有力的政策推动和市场驱动下,节能服务行业产业异军突起,成为节能减排工作的一大利器。仅2009年~2011年三年间,节能服务公司数量增长了3000多家,随着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MC模式)在市场受宠,将带动空调等节能服务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5年乃至10年期间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改造的主角地位清晰,但日子并不见得好过。”虽然未来发展前景看上去很美,但是投入大、回收慢、融资难、节能量测算难等都成为考验EMC模式这一节能“新宠”的诸多难题。
  
  产业突破发展离不开积极的政策扶持。最新了解到,国家发改委近日将召开合同能源管理暨经验交流会,对节能服务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予以分析解答,有望为该产业发展释放更有利的政策信号。
  
  EMC模式利用市场化机制,使用能企业在“零投入”情况下提升能效、减少排放、节约成本;节能公司挖掘了潜在市场机会,合理分享节能收益;政府部门减轻环保民生事业财政支出压力,“由于能够让多方共赢,合同能源管理已逐渐成为国内节能减排市场的重要运营模式”。
  
  另有专家表示,就节能环保、节能减排产业而言,目前最重要、最实在的就是合同能源管理,没有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就很空洞。但是国内的合同能源管理刚刚起步,存在问题不少。
  
  而作为合同能源管理的重要参与者,节能公司为企业提供专业有效、迅速翔实的解决方案,其自身实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方式的推广程度。然而我国节能公司起步较晚、规模尚小、数目较少、实力不足,诸多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的商业化运作,大大制约了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的运行效率。
  
  对于合同能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个别业内人士深有感触。“现在一提到节能服务,好多企业都反感,这种现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节能服务公司造成的。国内合同能源管理行业真正发展起来也就这两年,行业发展得快,各种各样的公司都打着节能服务的名目进入,整个行业显得有些混乱。”
  
  但与此同时,政策鼓励与扶持的作用日益显现。近日,国家节能中心主任李仰哲表示,“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的应用。
  
  在《“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都将合同能源管理作为有力措施推进使用。力争达到“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到2000多家,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十二五“时期形成6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的目战略标。
  
  国务院2012年6月底正式印发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更是把节能环保服务业培育工程列入八大重点工程。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也提出,“到2015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业销售额年均增速保持30%。”得益于政策的推动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自身的良好市场表现,合同能源管理或将成为节能减排事业主力军。
  
  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前来“淘金”。据最新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注册的节能服务公司已达4000余家,节能服务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据悉,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也加入到了节能服务行业中来,有专家预测,“十二五”期间,央企进军节能服务业会出现一个高峰。同时,节能服务市场的巨大商机也吸引了一批原来从事能源供应、房地产业、矿业等传统行业企业的转轨变型。
  
  有关人士表示,早期进入节能服务市场的公司经过近几年的锤炼,找到了准确的目标市场定位,形成了一整套成熟而且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进入快速扩张的“黄金期”。
  
  最近一段时期,各地不断制定出台地方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公共机构的节能管理有望成为未来节能服务[FS:PAGE]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日前,北京地铁首次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作为北京地铁空调节能改造EPC的试点项目,该项目成为北京大型基础设施进军节能领域的一次有益探索。
  
  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节能环保的重要手段,应在能源电力行业大力推广。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在节能环保过程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做足相关配套工作,力助节能公司、“三高”企业积极开展能源管理工作。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科技公司加速“绑定”低碳电力
智慧节能技术升级,建筑行业加速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