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淮北中润突破三代生物质精炼技术
时间:2013-1-9  来源:中国化工报  
从淮北中润生物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研发成功的纤维素生物质同步水解技术继2012年9月份通过科技部“863”成果验收后,于2012年年底完成中试,并计划2013年启动产业化工作。这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取得了第三代生物质精炼技术的突破,比国外科学家预测的人类将植物所有组分转化为石油替代产品的时间,提前了几十年。该技术的成功意味着生物质精炼技术步入了第三代阶段。
  
  淮北中润历时近7年、投入近2亿元研发成功的纤维素生物质同步水解技术,可同步将植物中所有的有机组分全部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该技术不仅在全球率先实现了木质素的彻底水解,同时,反应具备很高的选择性。同步水解产物只有两种有机物:小分子芳烃和小分子有机酸。
  
  小分子芳烃用途广、用量大,例如甲苯、对二甲苯、间三甲苯、均四甲苯等,当前基本来自石油。
  
  同步水解得到的小分子有机酸产物,以乳酸为主,乙醇酸和甲酸为辅,还有少量其他有机酸。乳酸和乙醇酸是制备生物降解塑料的主要单体,甲酸是氢气的载体。“863”验收成果显示,1吨植物水解可以得到1吨的有机物,其中小分子芳烃的产量超过20%,最高可超过30%,乳酸的产率约为35%,乙醇酸约10%,甲酸约10%。
  
  以植物为原料生产甲苯类产物,对比石化精炼工艺的生产流程,淮北中润同步水解精炼技术生产流程步骤更少。即当两者都达到优化状态时,植物原料的甲苯类产物生产成本有望低于石化路线。
  
  当前全球的植物精炼技术处于第一代技术的产业化和第二代技术的研发中试阶段。第一代技术使用可食用的糖、淀粉和动植物油脂为原料,制备化学品或液体燃料,其最大弊端是与人争粮;第二代技术以植物为原料,其主要缺点在于产品单一,有机物产率很低。一代和二代技术从本质上看,都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需要各国政府的补贴扶持。
  
  2006年,国际科学家推测几十年后将出现第三代技术,即植物所有组分全部转化为产品,不需要组分分离,类似石油化工精炼生产工艺,植物中的聚合物以最低成本全部解聚为小分子有机物,且目标产品的选择性很高,可以同时制备液体运输燃料和化工产品,并且新工艺可以整合到现有的石化精炼生产工艺中。如今,这一推测被淮北中润生物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前实现。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济南市天桥区开展低碳宣传活动
科普行动
饮料瓶“撕标签”掀起低碳风潮
济南市天桥区开展低碳宣传活动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