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中国向“洋垃圾”说不严查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
时间:2012-12-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打开集装箱门,一股陈旧衣物的霉味儿扑鼻而来,各种颜色的废旧滑雪靴、滑雪板、滑雪杖胡乱堆放在里面……11月30日,北京海关在朝阳口岸查获一批从日本运抵的废旧滑雪器材。经初步确认,该批货物涉嫌国家禁止进口的旧衣物,也就是俗称的“洋垃圾”。
  
  将“洋垃圾”拒于国门之外
  
  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去年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共检出环保项目不合格废物原料267批,重2.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3%、54.7%。今年截至9月28日,就已检出不合格进口废物原料226批,重5.4万吨。
  
  2011年8月1日,由环保部、商务部、发改委、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联合制定的《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办法》共提出9项“禁令”,其中包括禁止中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禁止经中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禁止进口危险废物等。
  
  《办法》施行以来,我国规模高达数千亿元的再生行业全面“洗牌”,进口固体废物数量下降的同时,质量却在不断提升。这一点在固废回收重地珠三角得到了验证。据广州海关统计,去年10月经由该关进口的废塑料只有2.2万吨,同比降幅达82%;与此同时,进口废塑料平均单价却上涨了7.7%,与全国海关平均进口单价基本持平。
  
  利益驱使“洋垃圾”转移
  
  垃圾、医疗废物、废弃电子产品……“洋垃圾”是一个通俗的叫法,一般指的是国家禁止进口的危险废物,它们往往带有传染性病毒、农药、放射性物质、重金属等有害成分,在处理和使用过程中将危害人体健康,污染水源、土壤和空气。
  
  我国对于禁止进口、限制进口和许可进口的固体废物有严格标准。以进口废塑料为例,“车间产生的边角料属一级废料;比较干净的废弃塑料制品,如矿泉水瓶、水桶等,是二级废料;而受到严重污染的塑料废弃物,如用于石油管道、化学黏合剂、剧毒药品等的塑料,则是名副其实的洋垃圾。”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介绍说。
  
  目前,“洋垃圾”入境形势依然严峻。仅英国,每年输出到中国的垃圾数量就达200万吨。英国包装与环境工业委员会研究员达维·威利认为,一部分垃圾问题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它们不断被媒体发现向他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倾倒垃圾。
  
  “这是经济利益在作祟。”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蒋建国说,“发达国家环保要求高,因而固体废物处理成本也较高,选择将它们运往发展中国家,可大大减少成本。”
  
  与此同时,国内巨大的市场利润驱使越来越多的人铤而走险,以走私、夹带等方式将“洋垃圾”带入国内。
  
  “假设好料以每吨5000元的价格进口,国内能卖到7000元;则垃圾料可能以2000元进来卖到6000元。”董金狮表示,这些人就是看准了这一利润差。
  
  严查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
  
  根据法律,从事进口固体废物拆解、加工利用活动的企业必须经过环保部门审查,并取得进口许可证。《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禁止买卖或租借固体废物进口相关许可证,禁止将进口的固体废物转让给许可证载明的利用企业以外的单位或个人,否则将撤销其相关许可证。
  
  《办法》施行后,靠倒买许可证或料件为生的大量企业陷入“断粮”。广州海关关长高融昆表示:“这一做法是为了鼓励定点、自主领证的企业,将扰乱市场的不法商人挤出去,让行业健康发展。”(作者:周勇兵、王恒)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太原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
山东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协会赴潍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