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技术服务 |
|
热泵是一种将低温物体中的热能传递至高温物体中的装置。热泵的基本原理早在19世纪已提出,20世纪20年代末付诸使用,20世纪40年代开始用于空调。但直至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才进一步受到重视,并认为是回收低温余热的主要技术之一。
在自然界中,水总由高处流向低处,热量也总是从高温传向低温。但人们可以通过电能用水泵把水从低位提升到高位使用,同样可以通过电能利用热泵技术把热量从低温传递到高温,将低温热源提升到高温热源来使用。所以热泵实质上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热泵的作用是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并把它传递给被加热的对象(温度较高的工质),其工作原理与制冷机相同,都是按照逆卡诺循环工作的,所不同的只是工作温度范围不一样。
热泵技术的第一个特点在于它能长期地、大规模地利用江河湖海、城市污水、工业污水、土壤或空气中的低温热能。众所周知,从用透镜聚光取火到太阳热水器,都是将低温热能提升为高温热能的方法,但是它们在地面上无法昼夜全天候运行。热泵技术突破了这种局限,可以把我们生产和生活中以及自然界通常弃之不用的低温热能提升为高温热能利用起来。显然,有了高温热源,如同一台锅炉,用途广泛,可以实现供热、制冷或其它工业用途,所以热泵的应用遍及各个行业和领域。
热泵技术的第二个特点在于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节省一次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供热系统。它能用少量不可再生的能源(如电能)将大量的低温热能升为高温热能。例如,电热采暖消耗lkW·h的电,最多只能提供lkW·h的热;而一般设计施工好的热泵系统,消耗1kW·h的电,就可提供4kW·h的热。例如:同样提供10kW·h的热,采用电阻式采暖,就需消耗34kW·h的一次能源(其中包括24kW·h的发电与输配电损失);采用高效率的燃油、燃气锅炉采暖,如不计算管道的热损耗,还需消耗29.1kW·h的一次能源;而采用电热泵采暖只需消耗2.7kW·h的电能,再加上发电与输配电损失3.3kW·h,总计只消耗6kW·h的一次能源。热泵技术所消耗的一次能源仅是前两种供热方式的1/5或近1/6。
热泵技术的第三个特点在于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逆向使用,既可供热,也可用以制冷,而不必搞两套设备的投资。(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