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旧物改造 |
|
破损的试管、废弃的药瓶、易拉罐等物品,经过一番改造、拼装后,摇身一变成了各式各样的教学用具。5日上午,邯郸市第一中学教师聂秉元举办的“个人发明展”引来众多好奇的目光。
聂秉元今年52岁,从20岁开始走上三尺讲坛,长期担任高中化学教师。聂秉元特别善于创新。10多年来,他利用废旧物品巧手制作了上百件化学实验用品或仪器,其中低碳简易抽滤器和玻璃管切割器还被授予了实用新型专利。
2009年9月,聂秉元看到传统的化学仪器“减压过滤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注入大量自来水进行减压,造成很大浪费。如何不再听到流水声,并让过滤试验变得简便易行呢?聂秉元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实验,设计成功一个造价仅有10元左右的“低碳简易抽滤器”,通过在针管上增加阀门与一个气孔,让两个孔分别承担“进气”和“出气”功能,让“无水过滤”变为现实。
随后,他又和焦运涛、张志刚等教师合作,将低碳简易抽滤器中的核心部件双孔抽气针管改造成了“气液定量转移器”。这种新型化学教具除了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医院等行业外,还可以注入高锰酸钾溶液测量居民家中的甲醛含量。
今年8月下旬,在教育部举办的第八届(天煌杯)全国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中,聂秉元等人制作的气液定量转移器获得一等奖,其本人则荣获自制教具能手称号。(作者:王彬)(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