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灌溉新技术让植物按需“喝水”
时间:2012-11-26  来源:北京日报  
日前,在一家位于北清路附近的种植园区,工作人员将“痕量灌溉”水管埋设在树苗的根部。
  
  中关村企业自主研发的一项名为“痕量灌溉”的新技术,能让植物自主“喝水”,按需分配。这是全球首创的新技术,比目前最先进的滴灌技术至少节水50%以上。在海淀区园林部门组织的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中,这项技术将首次得以规模化应用。
  
  记者日前来到翠湖湿地附近的一个种植园,这是最早采用“痕量灌溉”技术的实验性基地。
  
  “想看痕量灌溉的技术,好办,跟我来。”听明来意,种植园负责人李荣旗领着记者来到一片桃树林。
  
  一棵棵桃树长势正旺,上面已经结了一些小果儿。在果园的一角,有一个吊着的约有1米高的水桶。可记者围着水桶走了两三圈,也没看出这个水桶有什么特殊之处。李荣旗用手指了指水桶的出水管,“从这出水管再往下看,埋在土里的部分才是节水的关键。我把土铲开,让你们看看门道。”
  
  一铲下去,干燥而且泛着白的表层泥土铲到一边,露出了褐色的土层,手一摸,湿湿的。小心翼翼地挖了30多厘米,在根系旁边,一个大拇指粗的黑色胶皮管呈现在眼前,这是独有的痕量灌溉水管。
  
  李荣旗指着胶皮管上的一圈突起说,突起上面有一个孔,约摸有签字笔芯那么大。“这个出水口叫做控水头,我们可以让它三分钟才滴出一滴水,一天下来也只需几十毫升,只有一瓶矿泉水的十分之一。”
  
  “悬而不滴,这就是控水头的神奇作用。”李荣旗拿来刀子,将其中一个控水头“解剖”。凑近一看,看似小孔的控水头却不完全是一个孔的概念,因为它里面被一跟跟比针头还细的“绒线”填满了,在孔的内壁上还罩着一个小“塑料袋”。
  
  “绒线”是控制水流速度的,而“塑料袋”则起到过滤的作用,防止将控水头堵塞。而在滴灌模式下,必须要用电来控制,而且水流的速度还不能慢。因为一旦慢下来,就容易堵塞管道。
  
  “以前用滴灌的时候,一亩桃树林一年至少需要150吨水。用了痕量灌溉后,2010年降雨少,用了60吨水;去年雨水多,才用了13吨水。”李荣旗说。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纬景储能绿色未来展示中心展示的
走进中国节能绿色工厂 探寻低碳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