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节约从娃娃抓起
时间:2015-2-27  来源:节约网  

  吉林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李晓群承担的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气研究》于2013年11月27日召开开题报告会。其项目分为5个子课题进行研究,成果包括多个研究报告、专著和科普读物等,这个《节约从娃娃抓起》是其子课题的一部分。
  
  《节约从娃娃抓起》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研究对象我们设计只面对0-12岁儿童。本课题的社会现象调查部分:对社会忽略节约教育的现实、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孩子们节约意识的淡薄、铺张浪费问题的严重存在都有目共睹,关键是怎么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该要报探寻了缺乏节约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方法案。
  
  我国独生子女消费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此后出生的孩子被称为“小皇帝”,不论家庭收入如何,“小皇帝”们都是家庭消费的主要方面。根据社会科学院系统在全国各地进行的小型调查,在普通工薪家庭中,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孩子的花销占家庭总支出的平均比例都在50%以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也指出,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被排在第一位,超过养老和住房。
  
  30多年后,第一代独生子女陆续当了父母,他们的孩子的生活消费当然也是家庭的主要支出。我们问卷调查显示,按照中等城市最低收入标准,从母亲怀孕到孩子大学毕业,一个家庭在经济上至少要支出50万元左右。当然这是在物价不涨得离谱,不通货膨胀的前提下。社会转型导致养育成本大大增加,孩子的教育支出占所有家庭花费的22%~41%,在这个市场经济时代,知识和学历都是有价值的,胎教和早教一定得趁早,幼儿园、小学得择校,因此导致了教育费猛增。孩子用品更是往名牌、名品、洋品上靠。当私家车进入家庭的时候,除了上班方便很多人家也是为接送孩子而购车。孩子成年后,部分家庭还为待婚子女的结婚用房支付了头期款甚至全额款。此外,社会断乳的延迟,孩子的养育年龄已经后推到30岁。调查发现85%的未婚成年子女还要父母支出部分乃至全部生活费,包括吃饭、衣着、旅游、上网以及零花钱。
  
  家长对孩子的投入不计血本,“养个孩子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金贵,母婴市场被当做一个暴利行业。”《金融时报》特约撰稿人吴迪说。
  
  节约教育被忽略的原因分析
  
  节约教育被忽略,原因细查有三点:1.生活水平提高,腰包鼓起来了;2.家长对孩子的宠爱甚至溺爱;3.社会缺少进行节约教育的氛围。
  
  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有了钱垫底,家长对孩子的疼爱大多体现在超标准的满足孩子的各方需求上,除了不能摘天上的星星还有什么不能给孩子的?不要说节俭,就是达不到孩子的要求,家长都感到自己愧对了孩子。
  
  从爷爷辈算起,四位老人捧着一个孩子,独生子女的现实,是父母在培养孩子时不惜代价的土壤,孩子的身上寄托着全家人的希望,孩子培养成功了,就是全家的成功。很多父母自己年轻时没有进行较好的人生规划,等到孩子出生后,就会把自己的希望全部投入到孩子身上,把孩子当做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一种工具。幼儿园、小学都要上最理想的,择校费一拿就是几万几万元的。特别是爷爷奶奶辈人,对隔辈人不止是疼爱,还溺爱!我有一位朋友,从孙子会花钱开始就每个月给孙子2000元零花钱,孙子每天像完成任务似的花钱。别人说这样会把孩子惯坏了,他却说“有我这个爷爷,就不能委屈了我孙子。”还有的家长虚荣攀比,盲从潮流,别的孩子学钢琴,自己的孩子也要学钢琴;别的孩子学奥数,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后,导致对孩子付出大量的非理性支出。”
  
  节约在家庭教育中被忽略,节约在幼儿园[FS:PAGE]和学校的“待遇”怎样呢?在幼教故事和游戏中,有少量不浪费粮食、节约时间的故事;在学校,翻遍1-6年级的语文教材,少有节约教育的内容。在社会环境上,商场、饭店、运动场、大街小巷琳琅满目的广告标语中,节约的内容也很少见;我们翻遍了出版物市场中数以万计的儿童读物,大量的都是开发智力的,在有关的读物中关于节约、节俭的内容也只是只言片语;当代著名教育专家的著作中,谈论儿童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通过培养“仁爱助人、主动学习、认真负责、自我管理和尊重他人”五个良好习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人格指标的实现。这五个习惯中也未明确提到节约内容。以此看出,整个社会都没有把节约提到最优的位置。
  
  节约如何从娃娃抓起
  
  许多学习或习惯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我国也有“从娃娃抓起”成功的经验,如学雷锋活动、如计算机从娃娃抓起,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儿童时代是人一生中的重要时期,将来的良好品行,均建立在儿童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什么是习惯?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心理学的解释是:“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美国的心里学家根据研究发现,初步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需要90天。培养习惯的过程第一个月的时间最关键。
  
  培养良好习惯需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就变成了你的天性。孩子的心灵,就如同一张朴素的白纸,对于他们而言,其思维特点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从自我感受中出发,来认识这个世界。在他们的字典中,根本不存在“奢侈”、“节俭”这样的概念,更不知道奢侈与节俭对于一个人的意义何在。因此家长是培养节约习惯的启蒙老师。
  
  首先,0-3岁,是家长的责任。家长得认识到位,做孩子的表率,言传身教。孩子不光是自己家族传宗接代的“根”,同时他还是国家的、是延续社会发展的后续力量,必须把他们培养成才,才算尽到了家长的责任。在孩子心目中,父母应该是最安全的保障,父母的形象也应该是最完美的。所以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以身作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随手关灯、关水龙头,不浪费粮食,少买一点零食以及鞋子、衣服等。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可以强化幼儿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责任感。家长不要回避金钱问题,无论是送孩子礼物还是给孩子零用钱,一定要跟孩子传授爱惜东西的观念,如果东西有损坏或者丢失的情况,要他们自己承担损坏或者丢失对这些物品的责任,从小灌输他们爱惜金钱的观念。
  
  其次,3-6岁是培养生活习惯的黄金时期,幼儿园有重大责任。幼儿园的环境要有节约的氛围,“环境是无声的老师”,良好的环境对幼儿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通过教师、幼儿、家长的共同探讨,制作各种节约标志,并张贴在幼儿园和家中,使幼儿随时随地感受到节约的氛围。幼儿园教育要包含大量节约的内容,让节约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寓教于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等,都要讲给孩子听,尽量向他们灌输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幼儿园特别要注意教育孩子在吃饭、用水、开灯、写字的时候注意节约粮食、水电、纸张等等,对有节约行为的孩子要及时表扬。在幼儿园开展“捡垃圾”活动,引导幼儿将喝过的牛奶盒、饮料瓶,纸盒、纸箱等垃圾废品收集起来,可利用的做成各种玩具教具,不能利用的就卖掉。让幼儿通过亲身的实践,感受节约的成果,体验成就感。
  
  第三、小学阶段是培养品德的黄金阶段,培养孩子节约习惯学校责无旁贷。6-12岁恰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敏感时段,培[FS:PAGE]养孩子节约观念,要用兴趣培养自觉性,通过学习增加自觉性。学校的节约教育在国外得到普遍的重视,一些国家把节约教育明确列入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少国家都把节约教育体现在学生的教材之中,让学生在学习教材时,潜移默化的接受节约教育。他们的不少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如:校服交换会、中小学教科书的循环使用、要求孩子分担一定的家务活儿,鼓励他们外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等等。
  
  我国学校进行节约教育也要具备环境氛围,各种名言警句、宣传标语要醒目;教材中要有专门章节向孩子宣讲节约的作用,加大“勤俭节约”内容的份量;学校活动中要充分体现节约精神;评优表彰中要有节约环保的指标;教师们要做表率,带头践行节约;学校要和家长多联系,随时掌握学生践行节约的情况。
  
  第四、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开始有了氛围,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有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一个接着一个的发布,体现出中央对抓节约问题的重视和紧迫。2013年10月14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入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的通知》,决定从2013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活动。10月29日中央又发布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就是要以刚性约束力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今年,中国网络电视台的一组“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出现在城市的街道上,它宣传的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其中勤俭节约部分,很亮眼。
  
  “从娃娃抓起”就是从小就向孩子灌输“节约”的理念,让孩子从小就了解“节约”,养成主动节约的习惯。节约习惯也是文明习惯的一部分。习惯的差异就是文明的差异,就是人格的差异。教孩子节约并不痛苦,也不必付出很大的体能,只是大人孩子头脑里随时都要有节约的观念,从细节开始,从细微处注意,培养孩子养成节约习惯的过程也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李文辉代表: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
贺雪琴:贝特瑞获评深圳市绿色低碳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凤阳县为绿色出行赋能续航
能源行业持续聚力低碳发展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新“国九条”:以资本市场
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