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时尚产业主方向
时间:2014-7-30  来源:浙江日报  

  近年来全球最吸引眼球的热销商品是什么?毫无疑问,是苹果手机和特斯拉汽车。一方面其产品都是划时代的,是制造经济的新典范;另一方面都借助互联网把饥饿营销术放大到了极致,先把概念炒热,发布名人体验讯息,使其成为时尚产品,然后又设置订购门槛,极大激发了消费者的参与感、体验感。而这,正是服务经济在互联网时代面对商品(服务)普遍产能过剩、消费者日益追求内在体验满足,而延伸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即体验经济。浙江正大力发展时尚产业,如何使其与体验经济结合,将影响着其发展质量与成效。
  
  体验经济(TheExperienceEconomy)一词由美国学者B.JosephPineII、JamesH.Gilmoe于1999年提出。一般认为,体验经济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来使顾客融入其中的社会演进阶段,是服务经济的延伸。之所以会出现体验经济,在于普通的服务经济正逐步商业化,使得人们的个性化消费欲望难以得到彻底满足,而开始把注意力和金钱的支出方向转移到能为其提供独特价值的经济形态,即体验经济。从而,体验经济是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消费者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而这,也应是浙江时尚产业核心的内涵要求与主要的方向选择。
  
  其实,按照边际效用理论,商品价值在于给予消费者能体验的边际效用大小。在这种意义上说,体验经济在人类历史上一直存在。随着商品不断丰富,传统产品及其服务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呈加速下降。产品的品牌化意味着消费者面临不同品牌有着不同价值体验,但这种体验多是外在的,属于体验经济初级状态。借助主题体验设计、产品俱乐部化及其精准广告投放、互联网信息传播等,部分产品因能创造出发自内在的、令人难忘的体验,而可不断开辟市场蓝海,则是体验经济的魅力所在,也是时尚产业的生命所在。
  
  目前,浙江从工业到农业,从计算机、互联网到旅游、商贸、餐饮、演艺、娱乐、影视、主题公园等,都在借助服务的独特化上演着时尚,成为体验经济。与此相对应,全省时尚产业发展既需有较明晰内涵和行业重点,也需有较广阔内涵,并需积极纳入体验经济、服务经济范畴和轨道,来实现更好地培育、升级。
  
  对浙江来说,以时尚产业为重点来带动体验经济培育也有着独特优势:人文荟萃、制造发达、品牌众多、消费高端化。但总体来说,浙江的体验经济发展尚处于起飞阶段,在如何提升服装、鞋帽等日用轻工产业时尚化品位上,在如何让产品给消费者留下独特美好回忆上,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例如,亟需进一步将产品融入带有体验性的品牌中、在产品中加入更多能引发消费者感觉共鸣的元素、通过饥饿营销激发消费者占有欲、组织产品俱乐部、实行私人定制等。
  
  此外,浙江还需积极通过验客(Checker),即互联网上代表用户体验商家产品或服务且乐意分享其消费体验的用户,来分享消费体验,以把体验的经济效应最大化,恰如当前特斯拉的营销策略,国内则以携程旅游为代表。相对而言,浙江基于互联网的体验经济发展还相对不足,或者说尚处于借助电子商务来规模化营销制造品的阶段,对制造品的个性化创新与体验性营销、对服务的俱乐部化或私人定制化等,还需加强战略重视,以加快时尚产业的体验经济化进程。
  
  另外还应看到,互联网时代既为时尚产业大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借助主题体验设计的不断创新优化和验客体验的广泛推介,也带来了对产品及服务质量精益求精的高要求。从而,时尚产业及其体验经济发展将更要求经济的集约化、友好化、透明化、诚信化,而对浙江经济发展方式和路径优化提出了高标准。
  
  可见,体验经济是服务经济参与化、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浙江时尚产业需切实[FS:PAGE]与体验经济培育密切结合,并作为其发展的主方向、主诉求,来加强相关创业创新环境营造与文化培育、制度建设。唯如此,才能实现时尚产业的大发展、大提升。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李文辉代表:建好用好绿色氢基能源
贺雪琴:贝特瑞获评深圳市绿色低碳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凤阳县为绿色出行赋能续航
能源行业持续聚力低碳发展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新“国九条”:以资本市场
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