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技术服务 |
|
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建筑楼群越来越高,对高楼垂直交通工具——电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梯安装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按照传统的电梯安装方法,每安装一台电梯都要搭建脚手架,这种方法在现代高层及超高层施工中已存在明显不足,表现如下:1)安全性差;2)安装成本高;3)施工进度慢。因此,研发新的电梯安装工艺与方法,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采用无脚手架安装工艺施工有以下几点优势:1)可节省大量能源;2)安全系数高;3)施工作业过程舒适、便捷;4)适应性强,一套设备能适用于任何型号规格的客梯和人性化的电梯;5)可在施工平台上吊装各种规格的导轨;6)可大幅度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7)可加快安装施工进度;8)大大提高安装的经济效益;9)可提高电梯的整体安装质量;10)可统一电梯安装施工规范。所以,无脚手架工艺是当前小机房电梯安装首选。以下介绍无脚手架的安装工艺,供大家参考指正。
一.准备工作
在安装之前应提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安全防护
无脚手架安装与传统的脚手架安装方法有较大的区别,因此施工前需就工艺、工装的改变认真做好充分准备,特别是安全防护方面的准备。如个人必备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防砸安全鞋,防护眼镜等,公用必备防护用品安全绳、安全操作规程、急救药箱、灭火器等,工作场地应有适当的照明并予以封闭,通道应保持通畅,各种标示清晰齐全等。
2、机房要求
机房应为电梯专用机房,符合GB7588-2003要求,并根据实际项目图纸预留曳引绳孔及限速器绳孔。
3、井道要求
采用无脚手架方式安装时导轨支架与井道壁距离不应大于500mm,且井道应为现浇井道,砖混结构不宜采用此方法,若在砖混结构上采用无脚手架方式安装,要保证圈梁位置符合电梯导轨支架安装要求,不得采用预埋方式固定导轨支架。
4、层门口要求
因井道内无任何阻挡物,一旦发生坠落事件,必引起严重后果,所以每层厅门口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并且井道里每隔三层应布置一层防护网,防止物件的跌落。每层门洞均需设置警示标示,以表明可能存在的危险。
二.顶层平台的搭设
1、顶层平台搭建
顶层平台由上、下平台组成。下平台由两根竖向12号工字钢、六跟横向钢管、U形螺栓、Φ10钢丝绳、钢丝扣组成,钢丝绳通过楼板固定于机房中,钢丝绳不得干涉样板架,应提前放下安全绳,注意安全绳在机房的固定。拚装示意如右图(注意平台应倾斜35度左右):
上平台搭建由门式移动脚手架、直角扣件、钢管、脚踏板等部件组成(门式移动脚手架和下平台的钢管必须用直角扣件连接)。门式移动脚手架必须用一前一后两根钢管分别抵住左右井道壁,并将门式移动脚手架和钢管用直角扣件连接,门式脚手架上方铺设脚踏板或者方木;(脚踏板与门式脚手架用直角扣件相连,方木与门式脚手架用抱箍相连)。
三.机房施工
1曳引机安装
(1)固定两侧承重梁支撑槽钢。要求两条支撑槽钢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度差不得大于2mm、单根水平度不得大于1/1000;支撑槽钢必须安装在建筑物的承重梁上,用膨胀螺栓固定,电梯运行之前必须用混凝土封固,使之与建筑物成为一体;
(2)安装承重梁。要求水平度不得大于1/1000,两条承重梁平行度应小于3mm;
(3)将曳引机与机架组装在一起,保证曳引机各固定点与机架固定处联接紧密,不得出现离空现象,否则应视情况用垫片垫实;
(4)将曳引机及机架吊装在承重梁上,通过减震垫与承重梁连接,在减震垫底座与承重梁之间垫垫片调整曳引轮,使曳引轮挂上钢丝绳后的[FS:PAGE]铅垂度小于0.5mm(注意:不得出现单个减震垫严重变形或未受力的情况);
(5)调整曵引轮出绳中心,使之严格对正轿厢中心(或轿顶轮对应处),误差保证在±1mm之内;
(6)安装导向轮,通过调整导向轮轮轴处的垫片,使导向轮垂直度尽量调至0.5mm以内,且与曳引轮倾斜方向一致,并调整导向轮出绳中心,使之严格对正对重中心(或对重返绳轮对应处),然后调整曵引轮与导向轮的平行度,使其偏差小于1.0mm。
2控制柜安装、线槽布置
(1)控制柜布置应与项目图一致,并满足以下要求:
①控制柜应布置在机房开关盒同一侧,从门口到控制柜之间的通道应保持通畅,不得有障碍物;
②控制柜应布置在靠近曳引机处(一米以内),保证紧急操作及检修时能方便观察到曵引轮旋转方向和平层标记;
③控制柜应远离门窗800mm以上、距机械设备应大于500mm,控制柜前面确保一块净空面积,深度不小于0.7m,宽度不小于0.5m或柜的全宽(两者取大值),高度不小于2m;
④一体柜后侧封闭,应靠墙50-150mm安装,上下均需使用配发支架固定,安装好后的控制柜垂直度应不大于1/1000;
⑤多台电梯共用同一机房时,控制柜的布置应兼顾整齐和美观。
(2)线槽布置应遵循平直、整齐、牢固的原则,强弱电分开敷设:
①线槽应与机房开关盒连为一体,否则应使用软管连接;
②线槽不得使用电气焊加工,转角处应加防护接;
③编码器线不得与其他线路混敷,应用小线槽单独固定;
④线槽与线槽、线槽与柜(盒)体之间应使用4mm²黄绿双色线连接;
⑤线槽接缝应平整,应不大于2mm。
四.井道施工
进入井道施工前,首先应从机房内放下两根安全绳,用于吊挂井道作业人员的安全带。这两根安全绳应保证牢固、可靠,保证在整个井道施工过程中始终处于井道合适位置,不得作其他用途。
1首层导轨安装
使用工具:冲击钻、校导尺、水平尺、卷尺、钢板尺、锤子、开口、梅花扳手等。
(1)注意事项:
①进入井道作业,首先必须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安全鞋、安全帽、安全带;
②必须将安全带通过自锁器挂在安全绳上,且施工人员不得超过两人,每人应单独使用一根安全绳;
③井道作业时,禁止交叉施工;
(2)施工步骤:
①将主副导轨预先放入井道内合适位置(靠近样线但不得触碰样线,以免妨碍轿厢安装);
②搭设固定脚手架或门式移动脚手架:
A.搭设固定脚手架:在底坑向上搭设适当高(3米)脚手架(具体要求详见脚手架安装规程),注意避开样线,留出导轨安装位置;
B.搭设门式移动脚手架:门式移动脚手架的上下平台必须用四根方木垫在门式移动脚手架的横杆上,前后两根方木紧挨着门式移动脚手架的竖撑,中间两根方木均布在门式移动脚手架中央并用抱箍牢牢固定好,方木的两头露出脚手架两边各为200mm,方木宽150mm,厚50mm。上下平台的方木固定好后,再在方木上铺厚20mm的木板作为工作平台。方木也可以换成钢管,架设方法与方木相同,只是将抱箍固定改成直角扣件固定即可。
注:门式移动脚手架高度应适当,一般为3米,不得大于4米,下部与地面连接处应可靠固定。
③根据样板架样线位置,在距地面300mm、2500mm、4500mm处(此尺寸可以按具体井道而定)分别固定三档主、副导轨支架;
④分别将首层四根主、副导轨安装在各自的导轨支架上,并用校导尺调整好,用卷尺复核导轨面距是否符合要求,若有误,查明原因,调整校导轨尺后重新调校导轨。保证导[FS:PAGE]轨安装符合要求。
⑤首层导轨安装好后,清理掉表面油污,为轿架安装做好准备。
2轿架、轿底安装
使用工具:手动葫芦、吊带、水平尺、卷尺、钢板尺、锤子、开口、梅花扳手等。
(1)注意事项:吊上下梁进井道时底坑不得有人,应采取措施防止工件滑脱。
(2)施工步骤:
①首层地面以下350mm处做一支架,用于放置轿架下梁(在该位置拼装轿架,轿底与首层地面基本平齐);
②将下梁放置在支架上,对下梁打水平,保证安全钳两侧与导轨顶面间隙一致的前提下(可以人为提起安全钳,使之夹死在导轨上),装好下导靴;
③把直梁吊入井道和下梁联接;
④将上梁移入井道内,放置在门式移动脚手架上平台上,保证上梁两端至导轨顶面间隙一致,前后、左右两方向保持水平,装好上导靴,用1吨手动葫芦将上梁拉起至适当高度,分别将两根立梁与上梁联接(注意:上梁与立梁上部两个连接螺栓必须从里向外穿,否则会影响安全钳正常起作用);
⑤打对角线,在确认轿架不扭曲受力的情况下紧固立梁与上梁,确保轿架固定螺栓的扭紧力符合设计要求;
⑥安装轿顶轮。
3轿底安装
使用工具:手动葫芦、吊带、水平尺、卷尺、钢板尺、锤子、开口、梅花扳手等。
(1)注意事项:轿底放进轿架时,应使用手动葫芦吊装,不得使用人力直接抬进。
(2)施工步骤:
①在轿架上梁固定手动葫芦,将轿底整体侧立位吊入轿架内;
②将轿底下部斜靠下梁,逐渐松开手动葫芦,将另一端慢慢放下,在放下轿底过程中,操作人员严禁进入轿架和吊葫芦下方空间;
③轿底放到位后,保持吊带受力,操作人员从侧面进入底坑,先固定好吊带侧轿底托架与下梁的连接螺栓,然后再固定另一侧联接螺栓;
④通过在轿底与下梁联接处增减调整垫片的方法,将轿底调水平,然后装上轿底四件斜拉杆(轿厢无斜拉杆时,此步略)(注意:斜拉杆只是用来防止轿厢偏载时倾斜,不得依靠调整斜拉杆来调整轿底水平)。
⑤安装轿底平台护栏,在轿底铺上木板保护轿底。
4轿顶工作平台安装
使用工具:开口和梅花扳手等。
(1)安装轿顶工作平台支撑架;
注意:轿顶工作平台支撑架安装用8.8级螺栓、8.8级螺母、平垫、弹垫,确保牢固、可靠。
(2)安装轿顶;
(3)安装轿顶防护装置,确保牢固可靠,不能与井道、曳引绳、样线碰撞或干涉,同时必须保证异物从井道顶掉落而不砸破该平台。此平台只做防护使用,不作站人使用。
(4)安装好轿厢下导靴用于轿架导向,上导靴先不装,两边立梁中间各安装一个辅助导靴供轿架导向用;
(5)在上梁适当位置上安装轿顶检修箱;
(6)在上梁或护栏适当位置安装电梯启动提醒装置(蜂鸣器)该装置应能在电梯启动时鸣叫,提醒注意电梯已启动;
(7)在上梁或护栏上适当位置安装红外线指示器,该装置应指向对重装置,当对重装置接近时,如与轿厢有重影,则切断安全回路,使电梯停止,该装置需手动复位;
5对重架安装
使用工具:手动葫芦、吊带、Ф8钢丝绳、开口和梅花扳手等。
(1)注意事项:
①进入井道作业,首先必须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安全鞋、安全帽、安全带;
②吊装对重框进井道时,应在对重框后部用绳索拖曳,以防止对重框失控冲入井道;严禁施工人员进入对重框内;
(2)施工步骤:
①将对重框搬运至顶层站门洞口,如果顶层高小于4.2米造成吊装困难,可以在次高层吊装对重装[FS:PAGE]置;
②预装15至20块对重块。注意:A最下部3-5块对重块应保证铁皮包裹面朝下,上面的对重块应保证铁皮包裹面朝上;B对重块装好后应使用锁紧装置使之与对重框之间成为一体,防止吊装过程中脱落;
③导向钢丝绳:在对重框上固定两个导向环,将导向钢丝绳从中间穿过,上端固定于机房内,下端用双向调整螺栓固定并拉紧在底坑地面上,确保其在运行过程中不会随意摆动;
④采用吊拉方法将对重框吊拉就位(放进井道),吊带应固定在对重框上端两侧,不得从对重轮上穿过;
⑤提升对重框,使对重框底部处于顶层地平面以下350mm(此尺寸为轿底面至轿底缓冲板的间距)左右处,(或适当减少,以补偿钢丝绳的伸长量);
6悬挂钢丝绳
使用工具:卷尺、手锤、扳手、吊索。
(1)注意事项:
①首先必须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安全鞋、安全帽、安全带;
②放钢丝绳时应从其中一个端头顺序放下,避免缠绕,提升高度较大时,应使用提升机将钢丝绳拉紧后再制作绳头;
(2)施工步骤:
①按顺序从轿顶轮孔放下第一根钢丝绳,从轿顶轮上绕过后用吊索提升至机房,与绳头装置连接好后固定在轿厢侧绳头板上,另一端绳头绕过对重轮后从对重绳头板孔中穿入机房,固定在对重绳头板上;
②按顺序从轿顶轮孔放下第一根钢丝绳,从轿顶轮上绕过后用吊索提升至机房,与绳头装置连接好后固定在轿厢侧绳头板上;另一端绳头绕过对重轮后从对重绳头板孔中穿入机房,固定在对重绳头板上;
③依次安装其它钢丝绳;调整各根钢丝绳涨紧力,使之保持一致。
7悬挂钢丝绳
使用工具:冲击钻、卷尺、扳手、吊索。
(1)注意事项:
①首先必须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安全鞋、安全帽、安全带;
②因轿厢处于下端站位置,穿绕限速器钢丝绳时应避免钢丝绳滑脱伤人。
(2)施工步骤:
①将限速器按项目图的位置装好,并把限速器开关线接上,保证开关有效可靠动作(不能人为短接开关);
②在底坑适当高度(保证涨紧装置底部距底坑地面间隙不小于150mm)固定好涨紧装置;
③将限速器钢丝绳放入底坑中,松开其中一个端头,向上穿过涨紧轮后用吊索提升至机房,绕过限速器轮从另一端放入井道,继续松放钢丝绳直到轿底安全钳拉杆联接处;
④将放入井道的限速器钢丝绳头与安全钳拉杆上拉环可靠固定,使涨紧轮处于正确位置后,限速器钢丝绳另一个端头,固定于安全钳拉杆下拉环上;
⑤用手提拉限速器绳查看能否可靠提拉安全钳,应保证限速器-安全钳联动可靠。
8放随行电缆
使用工具:冲击钻、卷尺、扳手、吊索。
(1)注意事项:
①首先必须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安全鞋、安全帽、安全带;
②保证随行电缆在轿厢压缩缓冲器时,不拖地下,机房内应适当多留余量;
(2)施工步骤:
①从机房放一根牵引绳,将随行电缆控制柜一端从上端站拉入机房,留好余量后可靠固定于机房地面上;
②将随行电缆另一端缓慢放下,悬挂于井道中,下部应卷起一部分,使之离空地面,静止悬垂2小时;
③待电缆垂顺后,将电缆下部端头提起,临时固定于轿底电缆架上,电缆端头按标号插入相应插座。
9安全回路检查与调试
检查所有已经安装的安全回路限速器、对重绳头、轿顶急停等是否起作用,以及电梯启动报警装置、对重接近红外指示器、限速器、安全钳等是否功能正常。功能正常则进行下步工序,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则需调试至合格方可进[FS:PAGE]行下步工序。
10首层以上导轨安装
使用工具:提升机、冲击钻、切割机、调导尺、钢板尺、手锤、扳手等。
(1)注意事项:
①首先必须做好个人防护,穿戴安全鞋、安全帽、安全带;
②上工作平台人员不宜超过2人,施工人员身体任何部位均不得突出平台围栏;
(2)施工步骤:
①将提升机固定于机房地面上,做好提升导轨的准备。从机房放两根安全绳在井道内,用于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作业人员应穿着安全带并用安全扣可靠悬挂于安全绳上;
②将轿架提升至合适位置(轿架中间固定装置不可脱出导轨顶端)。注意:每次动梯之前一定要知会下平台作业人员,避免挂伤、碰伤;
③分工:上工作平台控制工作平台移动、固定导轨支架、固定导轨、调校导轨,下平台(轿底)装导轨连接板、切割导轨支架;
④安装导轨支架:按2000mm~2200mm一档(此尺寸可以依据具体井道而定,但是不能大于2500mm),依次固定第三档以上导轨支架;
⑤用提升机将导轨提升到位,下工作平台人员将导轨接头仔细清洁后正确连接,上工作平台人员将导轨调整、固定好,导轨安装要求与首层导轨安装要求相同;
⑥用同样的方法安装同一水平面上的另外3根导轨;
⑦将轿架下降(或上升)2000mm左右,安装调整该根导轨的其它导轨支架;
⑧依次安装以上各层导轨,直至全部完成;
⑨装到中间层时,可以装上对重导靴,使对重装置依靠导轨导向运行(也可全部装好导轨后再装导靴);
五.结束语
对于电梯井道设施的安装,无脚手架安装工艺有很多优势,但如果忽视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则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电梯安装过程最重要的元素是安全和质量控制,这两点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事在人为。在电梯井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无脚手架施工平台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操作,遵守现场施工纪律,认真按照整体施工流程作业,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便可得到有力的保证,由此可以看出无脚手架安装工艺的优越性不言而喻。(程卫安、陈春泉)(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