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事迹追逐 |
|
“城市建设应该考虑到其他相关的功能和设施同时完善。”1988年便出国到菲律宾的徐芳泉,2000年起在国内也开展了一些投资。
昨日,记者对目前正在沈阳打理生意的徐芳泉进行了采访。徐芳泉对国内的城市发展非常关注,针对部分城市建设经常“开膛破肚”的现象,他提出如上建议。
在菲律宾关注华人公益事业
徐芳泉1952年出生在辽宁本溪。1988年,他辞去了当时在国企的工作,出国到菲律宾马尼拉。
“当时在菲律宾,中国人仅占百分之几,但基本掌握了当地的经济。”徐芳泉说,“我想留在那里闯一闯、拼一拼。”
身处异国他乡,那些年的工作经历,让徐芳泉获得了很多经验。
几年之后,徐芳泉开始在菲律宾当地关注与华人有关的公益事业。1996年,他当上了菲律宾菲华文化交流协会的副会长,主要负责协会在中国方面的联络事宜。
徐芳泉说:“这个协会的资金,都是由菲律宾的华人捐助的。”协会经常组织一些团契(即活动),有青年团契、儿童团契、妇女团契、老年团契、华语团契等。其中华语团契是针对新移民到菲律宾的华人开设的,每周至少组织两次菲律宾语、英语的学习。
青年、儿童、妇女、老年的团契,则分别组织一些华人和菲律宾人进行生活常识、卫生保健等交流,促进中菲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也可以让华人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在国内关注城市建设和发展
2000年,徐芳泉开始在国内开展一些投资。目前,他在辽宁有一家环保节能方面的公司,“节能减排非常重要,我希望能为国家的环保节能尽自己的一点力量。”
现在,沈阳有一些小区和公共建筑都使用了热泵采暖、制冷的技术,这与徐芳泉不无关联。他曾在地方政协会议上提交过关于推广使用热泵技术的提案,这对沈阳采用热泵技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因为经常回到国内,徐芳泉对国内的城市发展也非常关注。“我们的城市发展很快,马路越来越宽、可有的马路刚铺完不长时间又‘开膛破肚’。”徐芳泉认为,包括马路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在规划时期,应考虑到其他相关的功能和设施同时完善,防止路修完了,又要“开膛破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记者:房延彦 陈婵婵)(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