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国内进展 |
|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经济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上半年,乌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1亿元,同比增长30.1%,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8%,增速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位。在全国284个地级市中,乌海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排名第五位。
乌海市经济的稳步发展,得益于金融市场的强有力支撑。近年来,乌海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经济转型、城市转型”发展战略,大力改善金融环境,调整信贷结构,创新服务模式,地区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
政策支持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乌海市十分重视金融业发展,乌海市市长侯凤岐说,乌海市着力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积极与金融部门对接,切实把各类金融支持政策落实到具体项目上,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多种形式鼓励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目前,内蒙古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企业先后在乌海设立了分支机构,光大银行、包商银行即将落户乌海,乌海市已拥有各类银行、保险、证券、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59家,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30.34亿元,较年初增长6.74%;各项贷款余额357.51亿元,同比增长20%;新型金融产品迅速发展,新增各类融资75.7亿元。
今年4月,乌海市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金融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暨管理办法》,鼓励发展优势互补的银行服务体系、资本市场和股权投资基金业,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融资服务机制,为金融业和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劲动力。在乌海市,一个机构互补、功能齐备、运转安全的金融格局基本形成。
信贷结构调整向民生倾斜
今年,乌海市以“城市提质年”为目标,不断加快信贷结构调整,信贷资金大力向“三农”、就业创业、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倾斜,全力支持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
截至5月末,乌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总量增加322124万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达36.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8.3%;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7384万元,其中微利贷款项目6864万元,占到小额担保贷款余额的92.96%,有力推动了该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发行保障性住房企业债16亿元,国开行批准保障性住房贷款5.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百亿元投资也基本完成,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该市的一大亮点。
同时,乌海市积极推行“绿色信贷”,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准入,全力支持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并逐步将支持低碳经济作为信贷重点。
服务模式创新解决融资难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乌海市主动出击,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启动中小企业融资孵化园项目和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法,着力解决企业融资困难问题。4月17日,在“金融支持乌海区域中小微企业项目融资孵化对接会”上,乌海市政府与自治区1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31户企业与银行签订了金额为69亿元的合作意向。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乌海市共组织6次银企对接活动,169个项目获得银行贷款21亿元。乌海市在自治区创新推出了中小企业“融资孵化园”项目,将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发展有前景、信贷有需求但因受各种因素制约暂不符合信贷准入条件的企业(包括农区专业合作社)纳入“融资孵化园”,实行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园区式管理。
7月12日,乌海市通过了《中小微企业发展扶持优惠政策》,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年内减免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5760万元,1.5万户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中受益。同时,乌海市还为全市企业建立了信息库,并简化审批流程,确保银行有效引导信贷资金流向,提高对企业的服务效[FS:PAGE]率。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