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废物处理 |
|
首钢京唐钢铁厂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了企业内、外物质、能量的循环。4月26日,已逐渐淡出北京市民记忆的首钢又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据北京市石景山区区长称,首钢老厂区将打造成一个夜晚生活文化旅游区。而当我们漫步在成为旅游区的首钢老厂区时,可否会想知道首钢迁出北京后的发展情况如何呢?
2005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并同意将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作为搬迁的载体。同年6月,首钢炼铁厂5号高炉停产,标志着首钢北京地区涉钢系统压产、搬迁工作正式启动。随后,2007年3月首钢京唐钢铁公司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将建设成为一个新首钢。
资料显示,总投资677亿元的首钢京唐钢铁厂一期项目,是曹妃甸目前最大的投资项目。随着一期970万吨钢项目建成投产,二期1000万吨钢项目正在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精品钢基地呼之欲出。
“首钢京唐钢铁厂是否会给地区环境带来污染?”对于民众这样的担忧,首钢京唐相关负责人用了“变废为宝,充分利用”8个字来描述厂区在环境保护上的思路。“以前我们只炼钢,现在我们不仅要得到钢,我们还要得到煤气。”随后,该负责人指着沙盘图详细介绍了厂区的运作大致情况。
资料显示,首钢京唐钢铁厂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了企业内、外物质、能量的循环。在内部,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固体废弃物等,基本实现废水、固废零排放,铁元素资源100%回收利用。在外部,每年采用海水淡化技术,可提供1800万吨浓盐水用于制盐;提供330万吨高炉水渣、转炉钢渣、粉煤灰等用于生产水泥等建筑材料,并可消纳大量的社会废钢及废塑料等。
首钢京唐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整个厂区仅有约7000名员工,与以前的首钢相比,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据了解,首钢京唐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进行系统集成,共采用了220项国内外先进技术,其中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技术占三分之二,充分体现了21世纪世界钢铁工业科技发展水平。(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