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陶瓷废渣变身节能材料
时间:2009-8-12  来源:金羊网  
广东建筑陶瓷生产具有世界最大的生产规模,建筑陶瓷的产销最也占有世界6成以上的份额,为广东经济发展、增强地方经济立下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当我们在分享因建筑陶瓷产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我们就不得不接受因发展此一产业而带来的污染的影响:空气中因陶瓷烧制过程
  中而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化物;建筑陶瓷抛光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些细至纳米级的陶瓷粉渣。而这些因抛光砖而大量产生的陶瓷粉渣,是从经过1200度高温烧制瓷砖中打磨出来的陶瓷渣料,实践证明,这些陶瓷渣料在自然的条件下具有难以自然降解的特性。
  清远作为广东近年来新崛起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在创造更佳的投资创业环境的同时,为实现建设“绿色经济强市、岭南宜居名城、华南休闲之都”的目标中,特别是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中,积极探讨因发展建筑陶瓷产业而带来的环境影响的出路。经与科研构共同探讨、经多方反复的科学论证,已经寻找出变废为宝的可行方法。
  陶瓷渣产量巨大,必须寻找解决出路
  清远市作为广东的山区市,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在发展方面有一定的差距,也是一个具有后发优势的地区,“一张白纸,可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在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相当优越的前提条件:相对丰富的土地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和紧邻建材使用销售集散地广州等成为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优选之地。建筑陶瓷产业就是在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主要建材产业。目前,在清远市的源潭,已经形成一个相当大的产业基地,加之正在开发的清新县禾云陶瓷工业园,陶瓷生产企业已经达到几十家之多,瓷砖生产线也将达300多条。清远将成为广东乃至中国最大和最密集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之一。“对于引导产业的正常发展、不因产业的发展影响环境,一直是清远市委市政府着力开展的工作”,清远市建材行业协会理事长蓝志声向记者介绍说。因此,清远市有关部门和清远市建设局和有关的专家对于发展建筑陶瓷产业所带来的对于环境影响的问题十分重视。“特别是去年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把做好陶瓷废渣处理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进行的研究探讨”,蓝志声特别地介绍说。
  据了解,目前,在清远市建筑陶瓷生产基地,每年约有50万吨以上的陶瓷废渣产生,堆填区正以超过预计的速度扩大。由于陶瓷废渣的特殊性质,如果继续采用填埋的办法,不仅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也会对河流、农地以及城市生态造成环境的破坏。
  以科学的态度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记者在采访中感觉到,清远市政府有关部门面对发展建筑陶瓷产业出现的问题采取积极的办法,近年来,他们已经与多个科研部门研讨陶瓷废渣的出路问题。在多项共同合作当中,其中与广州大学一个科研机构合作的共同探讨研究,已经寻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通过对陶瓷废渣处理,可以变废为宝:就是把陶瓷废渣进行重新烧制,把陶瓷废渣生产成陶粒,并因不同的用途生产出多种规格的陶粒。瓷渣陶粒是一种性能稳定、耐酸碱、防火性能好、强度高、耐久性好、密度小、吸水率低的高性能人造轻集料,其广泛应用于轻集料混凝土以及轻集料混凝土建筑结构、桥梁结构和墙体材料等领域。可以大大降低建筑物的自重,建筑物中将可大大减少钢材的使用,同时,建筑物因保温性能的提高也十分有利于节能降耗目标的落实。对社会、对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保护都是相当有利。除了陶粒外,陶瓷废渣还可生产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等多种产品,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
  在清远市建设局,记者看到了一份于7月15日由专家签署的《清远地区瓷渣应用于建筑领域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专家对由清远市建设局和广州大学等完成的上述报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指该项目符合国家综合利用政策导向,具有对新兴工业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环境保[FS:PAGE]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项目合理可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项目有利于向社会推广
  清远市建设局有关部门介绍,瓷渣应用于建筑领域作为一个环保和新型建材项目,不仅需要有高新技术的支持,同时也需要相当规模的资金开展和推动,当然,项目的“钱”景也相当吸引,专家认为,可以通过政府给予政策对项目给予支持,由社会企业或民营企业进行投资管理经营,从而达到长期生产、长期保护生态的目标,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记者张远铭)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
系统发力推动低碳转型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