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事迹追逐 |
|
“昨天,我走了大约5公里左右,一共捡了4个酒瓶,其中有一个是以前没有见过的。”10月21日上午,在江苏省沭阳县上海南路法苑小区1号楼的车库内,84岁的左士干老人兴奋地向记者讲述当天的收获。
动静结合,愉悦身心
左士干是涟水人,1948年8月从涟水师范班(淮海第一中学)毕业后来到当时的东海县吴集乡(现沭阳县吴集镇)教书,1972年,左士干调到周集乡任宣传委员,直到1981年离休。
因为从事宣传工作,左士干十分注重自己的政治理论学习。离休后,他坚持每天看新闻或是读报,边看边记录。日积月累,左士干现在的各类读书笔记和剪贴本已有10多本了,笔记内容达到20多万字。
在十几年的离休生活中,左士干认识到,人的生活必须动静结合,才能健康长寿。他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几经思考,他最终选择了收藏烟盒。他说,收藏是最佳选择,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愉悦身心,而收藏烟盒则可以在欣赏其文化的同时,能警示他人吸烟有害健康。
2006年6月起,左士干开始收集烟盒。到今年8月,他已收集烟盒4000多个,其中不同样式1300多个,来源涉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还有来自英国、日本、德国、瑞士等10多个国家。打开左士干的收藏剪贴本,记者看到一个个精美包装的烟盒张贴在页面上,汇集起来如同一幅精致的作品。“你看,中南海烟盒有36种、大前门有18种……有许多样式连抽烟的人都不知道。”指着自己的作品,左士干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说。
在收藏烟盒的同时,左士干也很关心国家有关禁烟的消息。他认为,现在世界各国都在提倡戒烟,总有一天,我们国家也会全面禁烟。他欣喜地看到,如今在公共场合,抽烟的人越来越少,他认为,这就是社会的进步表现。
收集废品,旧物再利用
据左士干介绍,2008年,他在一次收集烟盒时发现几个饮品类的瓶盖非常漂亮,于是找到了一些。回来后,将瓶盖清洗干净,然后自己动手制作成中国象棋。有一次,一位远在香港的亲戚回家探亲,看到这盘象棋后赞不绝口,并索要带回香港收藏。
左士干没有想到这种从垃圾堆里捡起的废品还可以这样利用,既环保又有意义。这件事大大激发了他的热情,于是当年4月起,左士干开始捡各种瓶盖,目前已超过10000个,其中不同样式达1400多种。
左士干说,为了收集,他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洗漱过后,就挎着一个蓝色的布包出发。这个习惯,6年来,无论是酷热难耐的夏天,还是寒冷刺骨的冬天,他从未间断过。为确保不出现遗漏,他把周边区域分成四块,每天仔细寻找,每日行程大约在5公里左右。最多的时候,他一天能捡到100多个瓶盖或近50个烟盒。有时候,为了等到别人手中的漂亮烟盒,他会跟在其后,等烟抽完了再捡起来装进布包里。
左士干的收藏爱好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并带动他们直接参与到这个环保中来。据不完全统计,有40多位市民曾给他送过酒瓶盖、烟盒。
宣传藏品,倡导低碳生活
捡回的物品,左士干就在自家一个小车库内进行加工。在他的工作室内,记者看到6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四周放满了书报和用捡来的废品制成的盘景,在书橱边半米多高、大小不一的盒子内,则装着他这几年收集的上万个瓶盖。靠近窗户的位置,一张老旧的桌子上放着几把美工刀。
左士干说,利用废弃的瓶盖,制作成象棋80多副,送给别人作纪念。与此同时,他还以瓶盖和石块为主体,制作天安门、一大会址、长城等有意义的欣赏物。
据介绍,他的这个工作室,接待过近百位前来参观的市民。在他的劝导下,不少人投身到健康的生活中来,烟不抽了,酒少喝了,热爱锻炼身体了。
左士干告诉记者,从今年开始,他又开始收集酒瓶,[FS:PAGE]9个月已收集酒瓶1000多个,来自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还有外国酒瓶。“酒和烟一样有害健康,而且醉酒容易出事,他收集酒瓶的意义就在于警示市民,喝酒伤身体,一定要少喝。长期吸烟不但对身体造成损害,而现在全社会都倡导低碳生活,吸烟产生的碳排放量相当高,戒烟则是在为‘减排’作贡献。”左士干说,等酒瓶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他还会邀请市民前来观看,劝导大家低碳生活。(作者:张峰)(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