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八旬老人甘当社区“环卫工”17年义务为小区扫地
时间:2012-11-12  来源:广西新闻网  
在柳州市潭中东路附近,不少居民都认识“编外环卫工”熊群生老人。老先生今年已是87岁高龄,但他还在义务打扫半个足球场大小的院子。他这样做已经坚持了17年。
  
  八旬老人义务扫地
  
  为小区清扫卫生一干17年
  
  “熊伯,你又在扫地了!”11月6日早上,天上飘着细雨,熊群生和往常一样,拿着扫帚来到院子开始打扫,一名邻居打伞经过时热情地跟他打招呼。老人一边笑着回应,一边低头扫地,由于年纪大了,动作略微显得僵硬。
  
  小区居民都觉得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十分亲切,总是笑脸迎人。
  
  小区没有专业清扫人员,熊老先生义务承担了小区院子的打扫工作。17年来,为了给小区打扫卫生,他已记不清用坏了多少把扫帚。“一年至少四五把。”有邻居粗略统计过,熊老先生这么多年来,已经用坏了五六十把扫帚。
  
  高粱扫帚、竹扫帚、棕扫帚、塑料扫帚,老人用过各式各样的扫帚打扫过小区的地面。“刚开始用高粱扫帚、棕扫帚,太容易坏了!”老人说,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他现在用的是塑料扫帚。如今用的那把扫帚,头部的塑料毛已经蜷曲、变短。老人考虑,再过一阵子,就得更换新扫把了。
  
  打扫一段时间之后,熊老先生都会甩甩手,放松一下手指。老人说,30多年前,他的右手食指曾因工受伤,被机器打断,如今扫地扫久了,右手会感觉有点发麻。
  
  甘心付出不怕吃亏
  
  无论是否义务劳动都一样认真
  
  熊老先生扫地很仔细,连狭窄的墙角也不会放过。
  
  有时候,他会吃力地钻进墙角,为的是捡一片小小的纸屑。小区倒垃圾的地方离小区大门口不太远,经常一阵风吹过,箩筐里的垃圾到处乱飞。老人总是拿着扫帚和撮箕等候。纸屑飞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
  
  小区有居民在院子里打麻将,丢下了烟头。等人散了之后,老人又去打扫烟头。
  
  十几天前,柳州下大雨,小区填埋煤气管道时留下一大堆黄泥。那时小区居民看到,有一位老人一只手打伞,一只手拿着铲子铲泥。老人就是熊群生。“熊伯,下这么大雨,不要在外面铲泥了,弄湿了容易感冒。”有居民关切地劝道。
  
  “我多铲一会儿,省得大家鞋上沾了泥带回家。”老人依然猫着腰忙着。铲完泥,他还舀来清水冲洗余下的泥迹,直到地面干净。
  
  11月4日下午,熊老先生昔日的老同事李女士来到小区看望他。李女士退休几年了,她说,以前和熊老先生曾一起共事,都在医药公司下属的一个医药门市部工作。熊老先生干活勤快,对人也好,总不会让别人吃亏,单位的同事都叫他“老黄牛”。加班的时候,熊老先生总是让别人先走,自己留下来仔细盘点药品,一直忙到晚上八九点钟才独自回家。
  
  自掏腰包修补小区
  
  亲自平整坑洼地面和裸露墙砖
  
  熊老先生也是小区的“修补匠”,小区居民都知道。
  
  小区半个足球场大小的水泥地面,年深日久总会有些坑坑洼洼,很多地方有熊伯修补过的痕迹。
  
  几年前,有一位老人在坑洼处跌倒,摔断了手。不久之后,那位老人就去世了。从那以后,熊老先生就决定平整小区的地面。凸出来的部分,用工具铲平;凹进去的部分,用石子填平。
  
  石料难找,熊老先生就骑上他那老式的自行车,到附近的马鹿山山脚去寻找石头。再用编织袋装好,一车车地运回来。石头太大,他就抡起大铁锤、小铁锤,将大石头砸成小石子。进度虽然很慢,但他也一天一天地坚持着。
  
  平整路面要用水泥,一部分水泥是小区给的,另一部分是熊老先生自掏腰包的。“买水泥花了多少钱?”有人问。“不记得了。”熊伯总是笑着摇摇头。
  
  “80多岁的老人家还这样劳动,太不容易了!”几名年轻人看到这番情[FS:PAGE]形,连忙帮着老人抬石头,抡大锤。
  
  小区停车棚的砖墙裸露着,显得不太雅观。熊老先生买来石灰,搅拌成浆,再刷到裸露的砖墙上。“买石灰用了多少钱?”又有人问。“也不记得了。”熊老先生还是笑着摇摇头。他生怕别人提起钱的事情。
  
  熊老先生总闲不住,日复一日地为小区打扫地面。2004年,熊伯曾得了一场大病,手术摘除了身体的一个肾脏,那段时间他停歇一阵子。不过,身体恢复之后,小区居民又看到老人为小区环境忙碌的身影。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杨勇平:因厂施策 协同攻关 多维
李继光:华为以“平台+生态”双擎
全国政协委员敖宏:推动商用车轻量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走进中国节能绿色工厂 探寻低碳
万里同心,共护黄河|60组家庭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