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核能的开发利用仍不可或缺
时间:2012-7-18  来源:节能减排网  
地球上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能源资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和原子核能等。煤、石油、天然气等称为化石能源。由于化石能源燃烧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污染大气环境,它们又被称为高污染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和地热能等的开发利用,不会直接排放大气污染物,被称为清洁能源。
  
  尽管化石能源燃烧排放大量污染物,备受人们的诟病,但是它们已经成为稀缺资源。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会面临化石能源资源枯竭的困境。水力、风力和地热的开发利用,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技术成本居高不下,推广利用始终达不到理想的结果。水电是经济、高效的清洁能源,但是由于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对生物环境和人文景观造成的巨大破坏,致使大江大河上的大型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备受人们的非议。
  
  本来人们认为原子核能是人类最终可以开发利用的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对于核能的开发利用寄于厚望,但是由于美国三哩岛核电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以及最近的日本福岛核电厂的爆炸事故,再次引起人们对于核能开发利用的质疑和担忧。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接二连三的核电厂爆炸事故,对于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伤害和损失,在人们的心理上投下的阴影是难以消除的。因此,优先开发利用核电的方针和政策,不得不再次叫停。那末,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最终出路在哪里?什么是安全、有效,稳定可靠的新能源?本人在2012年第2期《前沿科学》发表的“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出路与前景”一文根据我国的能源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的特点,分析论证了我国能源开发利用的出路与前景。
  
  面对目前化石能源资源的短缺,以及未来不久将会到来的化石能源资源枯竭的困境,即使竭尽全力、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也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因此可以说,开发利用核能,既是走出能源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原子核内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对于相等的质量来说,在核反应过程里释放的能量,比普通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约大几百万倍。重核的裂变,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轻核的聚合,将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地壳中的铀燃料比化石燃料的蕴藏量多很多,即使核能在将来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燃料也足够人类利用相当长的时间。
  
  核电是核能开发利用最成功的项目。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里,都有核电厂在不停地运行。尽管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将会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然而在经过冷静的思考之后我们将会发现,与其他能源相比,核能发电有其独特的优点和有利条件。核能发电已经有十分成熟的技术,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核能的开发利用,是目前和未来摆脱能源短缺困境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出路。在我国开发利用核能,有广阔的美好前景。
  
  日本福岛核电事故之后,人们将会把核电的安全生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技术方面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把核电运行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把核电的安全运行,提高到最高水平。开发利用核能,是人类摆脱化石能源资源短缺,应对不久将来的化石能源枯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能源的巨大需求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出路。核电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积极、稳妥、适当地在安全环境里发展核电,将会造福于全人类。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践行节能低碳 铅山县英将乡在行
热议“绿色低碳”,虹口区“首席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