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节约妙招 |
|
提到看病,人们往往会将目光投向“大”医院,又有多少人会注目到身边的“小”医院,其实他有着让你不上医院、少上医院的功效。说起发明,人们往往会想到高科技企业,其实在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几项“发明”,当贡献于社区卫生更广阔天地的实践。
自制软件,每月节约12万个小时
过去孩子打一次预防针,需要三四个人陪着去,登记、体检、打针都需要排队,一个孩子就需要两个多小时。加上门厅又小,孩子哭闹,一片人满为患的场面。保健科甄红说:现在有了呼叫系统,10多分钟就能完成一例免疫接种。每月有7000多名孩子需要接种,按每个孩子节约一个半小时,一个月可以节约1万个小时!
“这套软件是我们自己开发的!”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麻永怀说,市场上的类似软件很多,一套呼叫系统通常需要6万元,许多功能“闲置”,需要的功能又不全,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如今开发的这套软件由医院职工马国华“发明”,她专门从事儿童免疫工作多年,许多工作经验都融入到了软件中,家属是软件高手,她本人成了最好的软件“测试员”。软件对接种时间、疫苗种类、是否收费等等都做了细致的分类,只需要居民做好接种登记,就可以很快“对号入座”。
软件工程师石先生告诉记者,行业软件的界面都大同小异,但其中的运算方法差别较大,好的应用软件需要大量的“实战”测试,在使用中不断完善、不断磨合。社区医院的工作琐碎,这种“个性化”的软件开发需要技术,更需要一线工作的经验,这样的软件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开诊”,员工请假率下降2/3
一个企业,由于设立了一个小小的诊室,员工的请假率竟然下降了三分之二,其中必有缘由。为此,区科委设立了10万元科研经费,研究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明”的工作模式――社区卫生服务进企业。
颈椎病、鼠标手、过劳死……这些都是“白领”常见病!麻永怀介绍,公司的年轻人多,为了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经常熬夜、加班,承载着超负荷的心理压力,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员工一生病,就需要请假,到医院挂号、检查、治疗,需要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影响到公司的效应,设立了诊室,员工就方便了许多!
“大夫,您给我量量血压!”“昨晚又熬夜了?!”在海鹰企业诊室,经常会有员工来就诊,他们手里还都有医生的电话。2011年,张翠玲、曹成军、祁营州3名医生共出诊240天,服务人次2500次,处理员工休克等突发事件10余次。
员工请假次数下降,方便就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做好了预防。曹成军说,除了开展针灸、拔罐、刮痧、按摩等基本医疗服务外,服务态度重点做好了健康宣教服务,每月开展一次健康课堂;为员工配置季度健康处方,增强体质,预防各种季节性疾病。另外,诊室还为员工建立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咨询等。这些无微不至的关爱,受到员工的赞许。
自制软件、健康手机报、健康博客、社区卫生服务进企业、民革北京市委首家医疗服务进社区示范基地……这些来自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明”,正不断提高该中心的工作效率。预防保健科被评为北京市2A级门诊,多年以来一直是“零”投诉。中心的全体人员正努力创新,为社区居民织密健康防护网。(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