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中益能蓄热节能专利技术独创新能源之道
时间:2011-12-5  来源:国际能源网  
日前,在京举办的“2011全球绿色智库峰会”上,中益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益能)董事长王智慧关于中益能蓄热节能专利技术的分享,受到了与会嘉宾的推崇。他们一致认为,中益能蓄热节能专利技术开启了新的能源之道,使相关行业创造绿色价值有了新路径。
  “2011全球绿色智库峰会”由国际绿色经济协会(IGEA)、全球绿色智库俱乐部(GGTTC)、中国生产力学会等机构联合举办,并获得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的支持。与会嘉宾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全球经济变局下的智库与产业作为”这一主题,就如何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行了高峰对话。在节能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企业及其掌门人,也应邀出席本次峰会,进行经验交流和先进技术推广。
  据悉,中益能蓄热节能专利技术之所以在本次峰会上备受关注,关键在于其“新”上。
  王智慧介绍说,中国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能源综合利用的效率普遍偏低,其中热能总量巨大的低品质工业余热、废热,因其稳定性差、连续性差、不能被集中使用,大都被白白浪费掉了,还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与此同时,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大量低品质热能还在消耗着优质能源。中国能源损失和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正因如此,于2000年开始创业的中益能始终专注于低品质余热的回收利用和蓄热节能技术的自主研发。经过11年的摸索,研发出了10多个蓄热节能专利技术和产品,他们通过高密度地吸收、存储、输送工业余热、废热、放散性热能、不稳定热能等,从而发挥节能、减排、节水、降低一次性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削峰填谷等作用。目前,这些技术和产品已在国内钢厂、电厂、油田等领域得以应用。不仅如此,中益能还于2005年自创了一套“热能配送”商务模式,公司也称之为“移动蓄能供热”项目。该项目的核心就是利用中益能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移动蓄能供热专用车,把间断的、不稳定的工业余热、废热(热能)高密度、稳定地储存起来,然后灵活机动地配送到有热能需求的用户所在地,满足如生活热水、采暖等用热需求,替代燃煤锅炉和其他优质能源,变废为宝、变害为利不说,还降低了用户的用能费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益能已累计回收了工业废热368万吉焦,替代其他优质能源折合标煤57.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9.11万吨,减排二氧化硫8685吨、减排氮氧化物4342.5吨、节水130万吨。
  为了能够快速推广普及自主研发的蓄热节能技术,中益能还主动担当着“节能服务公司孵化器”的角色,固定了一套可复制的商务模式,为各地项目运营商快速融入蓄热节能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目前,该公司已将这一业务推广到了北京、包头、天津、山东、山西、深圳、青海、河南等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初步实现了中低温蓄热技术的产业化经营。
  在此次峰会上,王智慧还结合中益能的成功经验,对国内企业及地区如此应对“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提出了5点建议:在城市规划时,应重视城市节能和工业企业的合理布局,以此利于低品质工业余热的回收利用,尽量减少城市生活对优质能源的消耗;应优先发展和支持节能减排投资强度低、能源流小的项目,提高对节能减排投资的效率;应充分认识可再生能源的特性,科学合理地发展实用型可再生能源,避免盲目投入;应大力支持和发展实用型储能技术,为不断提高工业余废热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提供技术保障;应建立和推动“绿色财富”评价体系,对企业创造的财富进行绿色评估,提高企业家的综合节能意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企业责任。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科技公司加速“绑定”低碳电力
智慧节能技术升级,建筑行业加速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