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三公经费公开时间表初定行政经费也将公开
时间:2012-5-3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沿着去年的轨迹,“三公”经费的公布将进入第二个年头。不同的是,今年在“三公”经费之外,还将公开行政经费支出。这意味着政府经费信息公开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中央“三公”经费公开“时间表”已定。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近日指出,2012年中央本级和各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决算,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2011年中央决算后公开,行政经费支出情况也将一并公开。
  
  据了解,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时间正好在6月底,几天后便拉开了中央单位首次公开“三公”经费的大幕。
  
  “三公”消费的口径之辩
  
  去年夏天,中央部委首次向社会公布了公务接待、公车消费及公款出国的收入和开支情况。根据财政部消息,2010年中央部委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达94.7亿元,其中占比最高的是车辆购置及运行费,为61.69亿元,其次是出国经费17.73亿元,公务接待费则为15.28亿元。
  
  随后,98个部委中有95个陆续公布了本部门的“三公”经费情况。各部门情况则参差不齐,总量最高的是国税总局,开支达21.38亿元,是第二名海关总署5.12亿元的四倍还多。而从增长数额来看,国家体育总局拔得头筹,增额为1475.8万元。国家信访局增额不多,仅67.2万元,但增幅却最高,达到68.4%。
  
  尽管做出了开诚布公的姿态,但中央部委的“三公”公开仍然遭到了是否足够诚实的质疑。“公布的是按最小口径来统计的数字。”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曾告诉本报记者,此处的最小口径是指各部门财政拨款中,公用经费里涉及的“三公”经费。但不少“三公”消费都隐藏在项目经费当中,未被纳入。“统计口径太小了,以至于大家都不相信。”叶青说。
  
  还有学者指出,大量财政拨款之外的收入,如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也存在相关的“三公”经费,却没有被纳入到公开范围之内,让真实的“三公”消费情况未能全部公布。
  
  今年行政经费也将公开
  
  舆论的质疑或许并非完全没有作用。今年,财政部便要求中央部委在公开“三公”经费同时,也公开行政经费支出情况。
  
  行政经费既包含了目前公众关注的“三公”经费,也涵盖了各政府部门正常运转所需要的人员工资、办公经费、建设办公楼等各方面的费用。去年公开的“三公”经费只是行政经费的一部分,人员工资等部分没有公开。
  
  若中央部委带头公布公开行政经费,对于全国范围内全面公开行政经费或是一个“利好”。
  
  根据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去年的调研,地方政府在行政经费的公开上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去年,他曾做过《2011年政府行政收支及相关信息透明度报告》,发现2010年做得较好的省市如四川、天津、重庆等,2011年则出现大幅后退。对此,蒋洪曾表示在没有制度保证、上级支持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在财务信息公开方面动力不足,也缺乏持续性。
  
  对于地方政府“三公”经费的公开情况,财政部也有所要求,地方政府需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的工作安排。财政部将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协调推进地方各项财政预决算公开工作。(作者:谢雪琳)
  
  节约网(http://www.jieyue.net/)中国最大的资源节约信息服务平台让节约观念、方法、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精“管”降本挖潜谋“道”提质增
太原以废钢循环重构降碳蓝图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