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国家1700亿元推进节能减排建立合理分配机制
时间:2012-5-30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专家提醒,经济下行形势下,高耗高排投资冲动容易抬头,能否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将直接决定节能减排的成败。
  
  财政部5月24日对外宣布,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979亿元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比上年增加251亿元,加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循环经济、服务业发展资金和中央基建投资中安排的资金,合计将达到1700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经济增长面临放缓压力、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背景下,中央财政对节能减排投入“不降反增”,可见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业内人士认为,当下关键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节能减排形势仍十分严峻,任务更加艰巨。
  
  在第十五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说,中国近年以较低的能源消费支撑了较快的经济发展,未来能源消费增速将趋缓,但总量还将持续增加,加快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应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推进节能降耗、完善相关政策。他认为,目前中国能源发展呈现四大新趋势,即能源开采更加西移、能源增速逐渐变缓、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能源来源更加多元。
  
  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8.1%,增幅5个季度连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验表明,在这种时候,“保增长”的目标往往会悄然置于“调结构”之前,而体量大、回报快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也会更多地出现在签约项目中。因此,今年节能减排形势将更加严峻。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与去年相比,今年财政投资增加251亿,同比增长34.5%,增幅是相当大的。他认为,主要原因是,根据此前中央节能减排目标和进度,整个“十二五”时期将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节能减排的攻坚时期,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因此,加大中央财政的安排是可以理解的。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盘雨宏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国家在这次节能减排方面资金投入力度很大。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自然资源的减少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另一方面,政府加大节能减排资金的投入也可帮助更多的中小型企业更好地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此外,也可很好引导加强企业、社会民众节能减排意识。
  
  “目前社会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社会的进步。环境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面临着来自政府、社会和企业自身的三重压力,并成为企业发展必须迈过的一个门槛。”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表示。
  
  发改委主任张平在两会期间也指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去年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具体涉及的6个指标中只完成了3个。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在十五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需求将从刚性增长2011年能源消耗总量已达到34亿8800万吨标煤,受环境容量制约以及全球性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资源环境要需日趋强化,当前节能减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十二五”末环保业产值将逾2万亿元
  
  由于我国工业化刚进入中期阶段,重化工业比重过高,我国环保产业任务重、市场大,预计“十二五”末全国环保业产值将达2万亿元以上。
  
  5月26日,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在“2012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说,我国工业化刚进中期阶段,重化工业比重过高,要控制高消耗、高投入、高排放,以循环经济为重要内容的环保产业大有可为。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分析表明,2010年底全国环[FS:PAGE]保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占GDP比重近2%至3%。预测“十二五”期末,全国环保业产值将达2万亿元以上。2020年,环保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自主产业。
  
  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预测“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根据最近批准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到2015年6007个重点骨干工程项目估计投资3460亿元。“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废物设施建设投资约4300亿元。此外,“十二五”期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测算投资约2630亿元。全国环保产业可谓任务繁重、市场广阔、前景良好。
  
  《循环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小组组长、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孙佑海说,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大,政府跟企业更要履行壮大循环经济的社会责任。防止以应对经济下行为由,高耗高排投资冲动抬头。一些省区没有完成年度节能目标,增加了今后工作压力。必须从全局高度,认识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紧迫性,增强忧患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特别是要深入贯彻《循环经济促进法》和修改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建立合理分配机制
  
  “财政部副部长谈到的八项重点工作扶持,此次中央财政安排的各项1700亿资金相比较还是少的,主要是借助中央财政引导,推动更多地方财政及相关投资建设。”宋亮认为,“但实际近几年,地方财政出现巨额负担,因此,后期效果如何很难说。”
  
  打通症结还需解决技术和政策面的困难。盘雨宏告诉记者,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及推广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再次,节能减排支持力度还需加强,目前我国节能减排资金主要是由国家拨款及企业投资,点多面广,平摊下来的资金较少,从而造成资金压力,许多项目无法很好的顺利进行。“节能减排是一个长期投资,主要目的是为改善环境及节省现有资源开发新资源,高投入不一定会有高收益。”
  
  持有同样观点的宋亮表示,节能减排的问题症结两个:一个是如何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效益增加相结合,设计出能够激励企业主动减排的奖励机制;一个是节能减排的技术瓶颈,政府及相关机构应提供更多低价、低成本的技术服务。
  
  在宋亮看来,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形成激励企业主动减排的激励机制,比如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设计出新技术、新设备,从研发、转化、使用的商业模式。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作者:陈玮英)
  
  节约网(http://www.jieyue.net/)中国最大的资源节约信息服务平台让节约观念、方法、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
系统发力推动低碳转型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