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政府行动 |
|
四川省南充市政府办公室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减排,投放50辆自行车供市政府1号办公楼职工外出办事,投入使用3个月来,每天至少为市政府1号楼节约公车出行燃油费支出400元。这是记者2月18日从南充市政府办公室获悉的。(据2月19日《四川日报》)
倘若说之前对PM指数知之甚少的话,今年1月中旬席卷全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则可谓人人知晓。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都在无声的呼唤着公众节能减排的必要。而南充市政府率先推进的这项节能减排政策,确实当起到榜样效应。
投放50辆自行车用于办公,好处有三,现一一枚举:
其一,节能减排。三个月来,借车问题3000余次,平均每日30次。倘若没有这些自行车代步,使用的肯定是公车,相应的汽车尾气等肯定会给空气造成一定量的污染。尽管看似量不多,但架不住累积。且按报道所说,这一行为在全市其他机关单位推广的话,那么积少成多,所产生的能量将似滚雪球般累积。
其二,提升形象。在普遍群众眼里,政府的公职人员一般都是高高上在,西装革履的形象。但其实领导干部也好,公务员也罢,都是生活的一份子。前有安徽芜湖的副市长骑自行车送女儿被传为美谈,同样,南充市公职人员骑自行车办公,更能贴近生活,走近群众,还原一份本质,让公仆的形象更为具体。
其三,锻炼身体。政府的机关干部,往往一上班就对着电脑直到下班,长期的静坐或者极少的活动,更容易滋生肥胖、腰椎突出等等工作病。但使用自行车后,对这些当起到最大的缓解。众所周知,骑自行车能全方位地协调身体,增加血液循环,也能防止高血压等诸多疾病。既然如是,会骑自行车的公职人员,自然对此感兴趣。
也正因此,通过租借自行车这种方式,政府带头参与节能减排更应该得到肯定。这种榜样的效应是双方面的,一则是在各级政府间竖立榜样,将这种方式更好地推广开来;二则在群众间竖立榜样,让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对此,不妨学之,用之。(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