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中国首批14.8万吨林业碳汇指标完成交易
时间:2011-11-2  来源:节能减排网  
11月1日下午,阿里巴巴、歌山建设等10家企业与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签约,认购14.8万吨林业碳汇指标。这是我国第一批林业碳汇指标认购交易。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树丛在出席这一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启动仪式时表示,首批林业碳汇指标认购交易是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的创新和尝试,同时为企业自愿减排提供了渠道,可实现增加森林碳汇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双赢。
  据介绍,此次林业碳汇指标来自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于2008年在全国首批实施的6个碳汇造林项目,分别为北京市房山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甘肃省庆阳市国营合水林业总场、广东省龙川县、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和浙江省临安市毛竹等碳汇造林项目。项目计入期均为20年,经审定的净碳汇量共为148572吨。
  经国家林业局同意,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开展合作,先行开展林业碳汇交易试点。昨日下午,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为上述认购企业发放了林业碳汇交易凭证。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董事长沈国华向记者透露,截至目前,已有50多家企业和个人向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意向认购林业碳汇120多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碳,其中的1.15万亿吨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
  据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中国共有森林面积1.95亿公顷,碳储量为78.1亿吨,到“十二五”末将增加到84亿吨。
  据介绍,2008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达1263.5亿美元,预计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可达3.5万亿美元,将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但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繁荣”相比,国内的碳交易市场却异常冷清,目前碳汇交易成交量屈指可数,且主要集中在自愿碳减排交易方面。
  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为浙江林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授牌。章轲/摄影
  沈国华对记者说,浙江省在森林碳汇交易上已经开展了多年的探索。2008年,全国首个毛竹林碳汇项目在临安落户,建立了全国首个地级市碳基金专项——中国绿色碳基金温州专项;2010年3月,浙江成立全国首个县级碳基金专项——中国绿色碳基金鄞州专项,2010年5月全国首个高速公路碳汇林项目落户嘉兴;2010年10月,临安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碳汇林业试验区”;2011年4月,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浙江碳汇基金北仑专项暨北仑森林基金正式成立。
  林业碳汇交易参与主体及平台总架构
  据介绍,此次森林碳汇交易试点的初步方案为以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为主体,建立一个集网上信息展示、经纪服务、交易、融资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区域性森林碳汇交易中心。
  同时联合政府(监管机构)、浙江农林大学(碳汇测量机构)、碳汇基金管理机构、金融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等共同参与,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
  沈国华表示,前期目标以自愿者市场为主,对接一级市场捐赠认购,引导二级市场自愿者交易,然后逐步扩展到强制减排交易领域。
  森林碳汇要进入交易至少应有4个环节:一是要有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二是要有产品即碳汇;三是要有与国际接轨的计量、监测体系以及第三方认证、注册等;四是要有碳汇买家和卖家。
  对此,有专家表示,由于森林碳汇交易各方面条件不完全成熟,项目面临着诸多潜在风险。
  据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基于自愿者市场的森林碳汇交易试点初步方案》分析,目前,国内企业没有法定减排责任,对碳交易的需求不大,森林碳汇项目数量也有限,如果交易所经常面临“有价无市”的情形,势必造成巨大投资资源的闲置浪费。
  此外,如果一级市场对客户信息确认机制不规范,不能有效引导客户进入二级市场交易,将直接影响一、二级市场衔接,从而影响整个森林碳汇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FS:PAGE]北京、天津、上海环境交易所都在试点碳汇交易,森林碳汇交易试点成功后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地碳交易所的泛滥也易造成严重的市场分割。
  相关: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经国务院批准,于2010年7月19日成立,是我国第一家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该基金会的设立为企业和公众搭建了一个通过林业措施储存碳信用、展示捐资方社会责任形象的平台。这个平台既能帮助企业自愿减排,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又能增加森林植被,减缓气候变暖,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是经浙江省政府批准同意,于2010年12月6日成立。战略使命是林业与金融互通对接、创新实践,为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大规模进入林业打造一个绿色通道;目标一是作为全省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龙头,建立全省统一、规范、公开的森林资源交易平台。二是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增长,促进间接减排的重要抓手,打造全国唯一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平台。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
系统发力推动低碳转型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