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您了解“地球日”吗?
时间:2012-4-27  来源:中国环境报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找矿突破保障科学发展
  --2012年"地球日"中国主题
  "地球日"是怎么来的?中国是何时参加"地球日"活动的?本期应知为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1"地球日"是怎么来的?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地球日",是1970年4月22日,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一个刚满25岁的学生丹尼斯·海斯在校园发起并组织的。"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1970年4月22日这一天,全美国有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及各大团体纷纷响应,走上街头。人们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图表,高喊着保护环境的口号,举行游行、集会和演讲,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这次规模盛大的活动,促使美国政府于20世纪70年代初通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的修正案,并成立了美国环保局。从此,美国民间组织提议把4月22日定为"地球日"。
  由于环境保护已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1990年的"地球日"活动组织者们决定,要使1990年的"地球日"成为第一个国际性的"地球日"。为此他们致函中国、美国、英国3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以1990年4月22日为目标日期,举行高级会晤,为缔结多边条约奠定基础。组织者们呼吁各国采取积极行动,达成协议,以阻止和扭转全球环境恶化趋势的发展。同时呼吁全世界愿意致力保护环境、进行国际合作的政府,在本国举办"地球日"20周年庆祝活动。
  这些呼吁,得到了五大洲各国和各种团体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都举行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参加人数达几亿人。从那时起,"地球日"才具有国际性,成为"世界地球日"。
  2"地球日"何时来到中国?
  在1990年4月22日"地球日"20周年之际,时任总理李鹏发表了电视讲话,阐述了我国对保护全球环境的原则和立场,表示支持"地球日"活动。从此,我国每年都进行有关"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
  我国大规模开展"地球日"宣传活动始于1991年。由中国地质学会建议,并征得当时的地质矿产部、国家环保局、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部门和团体的同意和支持,以6个单位的名义向国务院提出了共同组织开展"地球日"活动的请求,并得到了批准。在活动筹备过程中,先后又有国家地震局、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自然灾害研究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农学会等单位参加进来。1991年4月22日,北京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宣传活动。同时,在全国各地也都举办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从此,在每年的4月22日,我国都要围绕当年确立的宣传主题,在全国各地组织开展"地球日"的宣传活动。
  3"地球日"有哪些相关知识?
  人物
  丹尼斯·海斯1944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哥伦比亚一个贫困家庭,20世纪60年代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19岁时,他休学3年,走遍了纳米比亚、西伯利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路上见闻使他决定要把自己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人类居住的环境中。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纳尔逊提议在全国各校园内举办有关环境问题的讲习会。在得到盖洛德·纳尔逊的鼓励后,丹尼斯·海斯办理了停学手续,全力以赴地去组织这项活动。
  1970年,丹尼斯·海斯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4月22日在校园发起第一个地球日。之后,丹尼斯·海斯先后到史密森尼恩研究所和伊利诺伊州政府任职,研究制订有关能源方面的政策。他提出了节约能源和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解决全球日益严重的能源问题的主张。
  丹尼斯·海斯在2000年被时代周刊提名为100个"地球英雄"之一。
  "地球日"主题
 [FS:PAGE] "地球日"国际上的总主题始终是"只有一个地球"。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举办"地球日"活动。每年中国纪念"地球日",都会确定一个主题。
  地球之旗
  地球之旗的主要图案是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的阿波罗17号飞船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蓝色弹珠》,放置在深蓝色的背景上,它是由约翰·麦克尼尔于1969年为首届"地球日"活动设计的,现在这面旗帜是环境保护运动的象徵。
  活动标志
  "地球日"的标志是白色背景上绿色的希腊字母Θ。
  知识堂
  历年"地球日"中国主题
  2012年: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找矿突破保障科学发展
  2011年: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2010年: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2009年: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
  2008年:认识地球和谐发展
  2007年: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2006年: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2005年: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2004年: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2003年:生命之水
  2002年:善待地球
  2001年:地质遗产保护
  2000年:2000年--中国行动
  1999年:防治地质灾害
  1998年:海洋地质与人类
  1997年:保护地球资源与环境
  1996年:认识地球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珍惜资源造福人类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践行节能低碳 铅山县英将乡在行
热议“绿色低碳”,虹口区“首席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