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控制二次污染物的产生重于治理
时间:2011-10-25  来源:节能减排网  
在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会产生二次污染物的原因是与有机物质的腐烂,与垃圾分类工作不到位直接有关。腐烂产生臭气,产生渗流液;民众在第一时间内未将可产生二恶英,重金属元素的前载体分别投放,处理部门未能分别清运,混合处理产生了二恶英,重金属元素。要控制二次污染物的产生,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和推行有效的垃圾分类工作。最简单最有效的防腐措施就是对生活垃圾进行强制压榨和烘烤,实现了免腐烂,才能获得最大的资源化和无害化。推行“控制”重于“治理”的原则,“控制”比“治理”更简单,更有效,更方便,更省钱。
  据媒体报道,近30年来我国生活垃圾的堆积量已经达到60亿吨。新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每年正在以8%的速率递增。全国大多数城市已经面临垃圾围城的严峻局面。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把生活垃圾的处理事业列为关注民生的大事,在专家的直接指导下,各地采取了多种方法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为社会的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增加投资扩大处理力度的同时却遭到了部分民众的反对甚至抗议,民众与政府之间产生了新的矛盾。为此,笔者对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作了社会调查和研究,认为: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有填埋和焚烧,这二种方式带有应急措施的味道,在具“应急”的特征下,往往就忽视了对环境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个影响,于是不断地在增加治理的投资,然而效果仍然并不理想。“产生和治理”与“火灾和灭火”有着相同的性质和关系。在安全生产中,安全防范措施是第一头等大事,必须坚持防范第一的原则才能确保生命和财产的最大安全。在生活垃圾处理事业中,为了实现无害化,我们正在走一条:“产生”到“治理”之路。反过来,我们能否像安全生产一样走“控制产生”到“治理”之路呢?这条路走得通吗?该怎么走?走了这条路有何好处呢?针对有关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后作如下报告。
  1、生活垃圾是影响环境的一种污染源,真正影响环境的是它的二次污染物
  生活垃圾的产生是人们人为地决定将其抛弃,这些物质在一瞬间改变了它的身份变成了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的不断增加是社会发展,物质丰富,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这些物质在改变其身份之前可以说是人们生活过程中的必需品或者说是人们机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例如:剩菜剩饭,塑料袋,服装,家用电器,以及粪便等等。这些废弃物是一种感观上的物质,它直接占领了人们生存的空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若这些物质不改变它自身的性质,可以说不会污染环境。由于这些物质随着外界的温度,水分,空气,微生物和外力等的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于是产生了新的物质。在这些新的物质中有相当多的物质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破坏生存环境。这些对人类生存有直接影响的物质才是二次污染物。生活垃圾是影响环境的一种污染源,真正影响环境的是它的二次污染物。例如:剩菜剩饭随着外界的温度,水分,空气,微生物的影响会发生腐烂,腐烂产生了臭气和渗流液,为蚊子苍蝇的生存创造了条件,同时细菌大量繁殖,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破坏了环境。例如:一只水银温度计,随着外力的作用不小心被打破了,水银就会暴露在空间,由于水银的升化现象将产生汞蒸气破坏环境。因此二次污染物的产生源自污染源,有了污染源可以产生污染物,但是二次污染物的产生不是它的必然结果。正像森林可以引发火灾,但是火灾不是森林的必然结果是同一个道理。
  2、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危害分析
  目前在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物的种类主要集中在:臭气,渗流液,二恶英,飞灰,酸性氧化物,重金属元素以及汞元素对人们生存环境的影响。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对象,影响的程度,影响的方式各不相同。
  臭气[FS:PAGE]主要通过人的嗅觉器官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臭气具有迁移性和扩散性,跟随气流的变化会不断地扩散,随着扩散其浓度随之降低,对人们的感觉和影响也随之在减少。渗流液主要污染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的环境影响。
  二恶英在常温下为固态,由于它的含量极少,所以它不像臭气那样容易被人们所觉察得到。二恶英通过人体的呼吸道和食物链进入人体,然而被溶入人体的脂肪内,一旦溶入就不容易再排出体外,同时在人体内具有积累效应。在二恶英分子中炭键上的氯离子将持续刺激机体,致使人们发生病变,具体表现在: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直接危害子孙后代的健康和生活。因此二恶英是关系到人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严格加以控制。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质(注:部分内容来自百度)。
  酸性氧化物的排放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指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重金属元素以及汞元素对人们生存环境的影响主要指的是这些元素会破坏人体生理机能方面的影响。
  飞灰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对空气的污染,在目前的焚烧处理方式中,由于在飞灰中存在重金属元素和二恶英。所以,飞灰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归结为二恶英和重金属元素的影响。
  3、不同的处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二次污染物,其产生的种类和原因分析
  目前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焚烧厂,堆肥处理厂,微生物处理厂等方式。在这些不同的处理方式中,产生二次污染物的种类各有不同。产生的种类和原因分析如下:
  (1)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对人类粪便主要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方式。由于污水处理厂采用即时处理措施,减少了粪便的存放期,由于采用密封输送,使粪便减少了与空气的接触,可有效减少粪便的腐烂,因此臭气并不明显。污水处理厂能在市中心生存,民众对此没有异议的关键就是最大程度地能做到控制臭气的大量排放。它的成功关键来自即时处理和有效地防止了腐烂。这种处理方式的最终的产物是淤泥,产生淤泥的主要原因是微粒的沉淀物,主要成分是未降解的有机物质和少量的无机物。粪便原本是农作物不可缺少的有机肥料,淤泥应该是制造肥料最好的原料。但是目前在淤泥中发现某些重金属元素,以致淤泥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产生重金属元素的主要原因是:含有重金属元素的工业废弃物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含有重金属元素的废弃物,通过直接排放和随雨水流入的方式进入了污水管道所致。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发展,目前有的地方将某些工业废水(合流处理方式)也引入了城市污水处理厂,这样,在淤泥中产生重金属元素的概率就会大大地增加。含有少量重金属元素的废弃物进入了处理系统致使整个淤泥变成了污染源。使淤泥的资源化利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对目前国内先进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分析。
  这种处理方式产生二次污染物的种类主要有臭气,黑色的渗流液,二恶英,飞灰,残渣,酸性氧化物和重金属元素以及汞的蒸气。
  臭气和黑色渗流液的产生原因来自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发生自然氧化过程,这个过程习惯称为腐烂(变质)过程。臭气和黑色渗流液是腐烂,变质后的产物。目前国内先进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的原料是环卫部门收集到的混合型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含水率很高。为了方便焚烧,将生活垃圾集中存放5-7天。这个工艺对提高热值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是,这是一个为有机物质发生自然氧化提供条件的过程。由于每天收集,每天存放,因此它始终在发生腐烂,始终在产生臭气和黑色渗流液,产生的位置在存储仓。臭气和黑色渗流液产生的第二个原因是产生腐烂变质后的有机物质继续发生强制氧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燃烧。在腐烂变质过程中的有机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加快了[FS:PAGE]氧化的速率,渗流液也随之增加;渗流液的增加降低了氧化的速率,致使加速臭气的产生。通常所说,臭的鱼和肉在锅内越烧越臭,就是这个道理。此时产生的位置在炉膛内。炉膛内的渗流液在高温情况下产生蒸发,水蒸气和臭气将通过烟囱排入空间。由于整个处理过程采用负压和封闭处理,所以在焚烧发电厂内部可以做到没有臭气。但是在远离发电厂的民众能随风闻到臭气,则来自烟囱的排放。说明臭气不能被烧尽。这个疑问供专家参考。
  焚烧产生二恶英,是当前对焚烧方式产生争议的焦点。笔者认为,燃烧产生二恶英不是燃烧的本质,也不是燃烧的必然结果。如今燃烧产生二恶英的根本原因是:在燃料的原料中已经存在二恶英或混有可产生二恶英的前载体,若焚烧的工艺满足合成二恶英的条件,则就可提高合成率。产生的二恶英将被吸附在灰尘上一起排出烟囱,随风飘扬,或者被吸附在炉渣上随之排出。二恶英在大气中能飘扬多远?则取决于大气的气流和排出烟囱粉尘颗粒的大小和比重。风力越大,粉尘颗粒越小,则会漂移得越远,反之可在烟囱附近飘落下来。粉尘颗粒能漂移多远?如今沙尘暴可漂移1000km以上,则带有二恶英的粉尘颗粒将会漂移得更远。即使把它放到空间站,它也会重新回到地球。少量的前载体可致使整个系统的产物(烟尘,炉渣)变成新的污染源。焚烧产生二恶英,对人们所产生的影响问题,几乎不存在安全距离这个概念。反过来分析,由于大气的气流几乎始终处于一个流动状态,由于烟囱排出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自然会形成气流,当颗粒足够的小,则二恶英在烟囱的周围所沉积的浓度与烟囱的距离将可不成正比关系。这个疑问供专家参考。
  到目前为止,专家认为焚烧产生二恶英是生活垃圾不完全燃烧的结果。当然,前提是具备前载体。笔者认为,产生毒性最强的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简称2,3,7,8-TCDD)恰恰是充分氧化的产物。从它的分子结构推测它的生成机制和形成过程主要有以下二种方式。其一,可能与CO2和CO的生成机制相同,前者是碳的充分燃烧和CO继续燃烧的结果。CO可以变成CO2,但是CO2很难变成CO。其二,是由氯苯类物质经过氧化直至充分氧化的产物。笔者没有深入研究二恶英的条件,只能为学者提供新的见解。假如上述分析能够成立,则:2,3,7,8-TCDD的产生可能与焚烧炉内进行二次燃烧工艺有关。为什么?因为二燃室内有足够的氧气从而增加了生成2,3,7,8-TCDD的概率,相当于CO变成CO2的过程。这个疑问供专家参考。
  (3)小型的生活垃圾焚烧厂不具备发电条件,若对垃圾没有进行合理的分类,则排放的二次污染物的性质是一样的。
  (4)生活垃圾填埋场,这种处理方式是让有机物质自然氧化,让其自行腐烂逐步减少体积的方式,因此必然持续产生臭气,渗流液,同时变成蚊蝇滋生地,但是它几乎不产生二恶英,重金属元素以及汞,则暂时被覆盖在填埋场中。
  (5)堆肥处理方式,在国家有关文件中指出,目前国内堆肥技术不成熟。笔者认为,30年前,上海的生活垃圾主要通过周边的农民通过堆肥的方式来消纳的,效果良好,堆肥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是现在的工业化堆肥项目,反而不尽人意。例如:上海市嘉定区向欧洲引进具国际先进水平的堆肥项目,目前臭气熏天,大量产生渗流液。实质上早已变成了一个室内的填埋场。有肥料吗?当地直接领导的一位政府官员说:项目建成投产后,就没有产生出合格的肥料。为何?因为这个技术没有满足堆肥的基本条件,致使有机物质发生了大量腐烂的结果。腐烂了能出肥料吗?不能!道理就这么简单。这个疑问供专家参考。
  小结:目前,在不同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二次污染物,其产生的原因:与垃圾的成分有关,与产生二恶英,重金属元素以及汞蒸气的前载体有关,与有机物质[FS:PAGE]发生腐烂和腐烂的程度有关,与处理的方式、方法、处理的工艺有关。
  (2)控制二次污染物的产生重于治理
  4、目前对二次污染物的治理方式和处理效果分析
  在不同的处理方式中,对于二次污染物的治理已经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措施。
  (1)例如:填埋场采用防渗技术,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来解决渗流液,但是据报道说,几乎没有一个填埋场不渗漏。事实上,完全依靠自然腐烂的方式,除了可燃气体利用外,渗流液的最终去向是进入土壤和进入空间。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将垃圾转化为淤泥。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效果不尽人意。
  (2)在焚烧处理方式中,由于产生污染物的种类较多,这些污染物的污染特性明显具有扩散性。目前治理的主要对象是抑制二恶英和重金属元素的排放。采用二次燃烧技术,采用尾气急冷措施,采用活性炭吸附,尾气集尘系统等措施。专家表示有明显效果,但是投资十分昂贵。巨大的投资抑制了推广和应用,投资的增加,必然需要增加处理费,增加了处理费最终增加了民众的负担。
  (3)焚烧产生二恶英,是当前民众反对焚烧的焦点。有专家认为焚烧可以做到达标,也有专家认为达标了不等于无害,对此引起争议,造成民众与政府之间产生矛盾。
  关于二恶英(主要是针对毒性最强的2,3,7,8-TCDD)的治理问题,专家对此呕心沥血地动了许多脑筋,完善了一整套的工艺路线,但是民众对此还有争议。专家认为采用850-1050℃的高温可以破坏二恶英的结构,然后再采取急冷措施可以减少二恶英的排放,由于笔者缺乏破坏二恶英分子结构过程的描述资料,因此对此治理措施存在一些疑问。2,3,7,8-TCDD它有2个氧原子。分子结构最稳定,最牢固。要破坏它的结构,主要途径是去除分子结构中的氧原子或者打开它的苯环键,使其变成另一类物质。由于二燃室内有足够的氧气,因此无法再置换出氧原子。在这个温度下,能否打开它的苯环键,也缺乏相关的资料。为了彻底治理二恶英,如今提出,焚烧的尾气要利用水泥窑内产生的1300℃的高温来处理,也有专家提出采用等离子电弧法(能产生3000℃的高温),种种迹象表明,要真正破坏二恶英的结构,究竟如何来治理二恶英,还存在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表明目前治理二恶英的问题还隐藏着缺陷或者是存在无效的一面。当前的焚烧技术能直接焚烧混合湿垃圾,确实水平非凡。但是在治理环节方面,尽管又指定了一整套完整的工艺路线,然而一个新的问题是:燃烧可产生二恶英,但是二恶英又可通过燃烧来消除吗?提出这个问题可能十分可笑,但是又十分现实。假如不能,那么现在的整个焚烧技术不就出问题了吗?这个疑问供专家参考。
  5、控制二次污染物再产生的途径分析
  为了彻底治理二恶英,事实表明:确实很难。为了消除二次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笔者认为:是否可以在防止二次污染物的产生上做文章?是否可以把“治理”的重心转移的“控制产生”这一思路上来呢?笔者认为完全可以。根据上述分析,控制产生主要有以下二条途径。第一防止有机物质的腐烂,第二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1),防止生活垃圾中有机物质的腐烂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必走之路。
  在对生活垃圾问题上,在人们的概念中更多的是宣传“降解”二个字。“降解”是自然分解,实质是一个腐烂问题。填埋场的建设理论就是依赖于“降解”,让垃圾在填埋场内烂光为止。几十年的运行,证明了填埋场的弊病。在“降解”二字的指导思想下,人们就不再去重新考虑和研究“防止腐烂”这个新问题了。从前面的分析中知道,二次污染物的产生与腐烂直接有关,为了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就要从腐烂开刀。我们要把“降解”二个字换成“防止腐烂”。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防止腐烂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必走之路。
  有机物质的[FS:PAGE]腐烂其本质是一个氧化反应过程,这个过程改变了有机物质的原有本质。腐烂与环境温度,自身的含水率,含氧量直接有关。在这3个因素中,改变任何一个条件都有可能使其改变氧化反应过程的速率,甚至会终止氧化过程,从而实现免腐烂的目的和效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在粮食加工,食品行业中人们早已经在使用这些防腐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上,我们为什么不可利用呢?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就是至今还未被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引起重视和利用而已。根据生活垃圾量大的特点,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采取强制压榨的办法,使其迅速降低含水率。必要时再进行烘烤,生活垃圾就可变成具可燃性可存性的生活垃圾燃料,这是一种能源。这是一项防止腐烂的技术和途径。
  (2)垃圾分类是资源化利用的必要途径,是无害化处理的前提和保障。
  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推行了许多年了,至今广泛流行的还是:“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干垃圾”与“湿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之分。由于收效甚微,于是将其归结为:民众没有自觉性,中国人素质低的说法,其实这是一种偏见。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主管部门对垃圾分类的目的,原则和方法,这些概念十分模糊,模棱两可,缺乏界面,思路不清,导致缺乏操作性所致。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处理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分类的原则是:后续处理的需要,分类为后续处理服务。分类的方法是:后续处理的方式决定了分类的类别,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不同的分类要求。离开了上述原则去分类,分了也没有用。这里着重围绕焚烧对分类提出如下要求和看法:首先要在垃圾中不允许存在能产生二恶英,重金属元素以及汞的前载体类物质,这些物质具体包括:农药类,药品,杀虫灭害类的药品,除草剂,建筑装饰用品类中的防腐剂和溶剂,干电池,电子元器件,日光灯,水银温度计以及某些化工原料。这些物质原本具有一定的形态,要求民众分别投放,单独收运,严禁混投和混收。按照现在的焚烧技术,其他的生活垃圾几乎都可以混合投放,混合收运,混合焚烧。即使没有现在的一整套工艺路线和复杂的焚烧炉,可以预言,二次污染物的排放量反而会减少,甚至可实现零排放。这就是垃圾分类的作用。
  将这些前载体分别投放,这个工作应该成为民众的自觉行动。应该由政府引导,制订相应的措施,进行实施。政府监管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垃圾分类措施的落实环节上,而不是如何来焚烧。
  6、走“控制”二次污染物产生之路的意义
  假如我们能转变现有的观念,生活垃圾的出路和处理模式将会有一个大的变化和飞跃。
  首先我们就可以想象得到,垃圾不再腐烂,就可实现最大的资源化利用。化少量的钱可以获得生活垃圾燃料,它可以用于发电,供热,可以作为制造RDF复合燃料的原料,可以成为处理淤泥的载体,可以作为堆肥的原料,在有盐碱地的地方可以制造人造土壤,发展现代农业,为确保我国可耕地的保有量提供新的途径。此时,我们可以抛弃直接填埋的方式。这是一个真正实现循环经济的新模式。
  其次我们还会想象得到,一种新的焚烧方式,直接燃烧生活垃圾燃料,它几乎不产生二次污染物,为治理降低了难度,燃烧效率更高,经济效益更高,投资更小。由于实现了无害化焚烧,所以焚烧项目规模可大可小,并可就地建设,为选址降低了难度。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矛盾将会迎刃而解。这是走“控制”重于“治理”之路,能实现无害化的魅力所在!这是一项保护环境积极有效的措施。
  以上是站在“控制”重于“治理”的角度上来看现在的处理技术,处理方式和处理工艺,所做出的报告,一个新的循环经济处理模式可用下图来描述。
  7、结论
  在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会产生二次污染物的原因是与有机物质的腐烂,与垃圾分类工作不到位直接有[FS:PAGE]关。腐烂产生臭气,产生渗流液;民众在第一时间内未将可产生二恶英,重金属元素的前载体进行分别投放,处理部门未能分别清运,混合处理产生了二恶英,重金属元素。要控制二次污染物的产生,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和推行有效的垃圾分类工作。最简单最有效的防腐措施就是对生活垃圾进行强制压榨和烘烤,实现了免腐烂,才能获得最大的资源化和无害化。推行“控制”重于“治理”的原则,“控制”比“治理”更简单,更有效,更方便,更省钱。
  8、建议
  “控制”重于“治理”的原则是解决政府与民众之间矛盾的突破口,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必走之路,建议将“控制”重于“治理”的原则上升为生活垃圾处理事业的指导思想,应成为政府部门在保护环境领域内的一项重要的决策。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
系统发力推动低碳转型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