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理论文章 |
|
为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在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9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自2013年起,将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设立为“全国低碳日”。
这标志着我国已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未来经济战略发展方向明确下来。“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城市”将引领时尚。众所周知,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探明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1%。这种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的粗放利用,客观上要求我们发展低碳经济。按照联合国通用的公式计算,碳排放总量实际上是4个因素的乘积:人口数量、人均GDP、单位GDP的能耗量(能源强度)、单位能耗产生的碳排放(碳强度)。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增长快速,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总量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大,其中还包含着出口产品的大量"内涵能源"。我们靠高碳路径生产廉价产品出口,却背上了碳排放总量大的"黑锅"。在一些发达国家将气候变化当作一个政治问题之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意义尤为重大。
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此背景下,国务院确定设立“全国低碳日”。就是要大力宣传“低碳理念”、“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方法”。相信与之相关的优惠政策将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谁先转变观念;谁先掌握低碳技术、低碳方法;谁先生产出高质量低碳产品,谁将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抢得先机。否则就将在这次历史性的大变革中被无情的淘汰出局。
“全国低碳日”的确定,呼唤中国的企业要尽快掌握低碳技术,推出有高技术含量的低碳产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抓住机遇,使更多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使更多的中国低碳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作者:享邑)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