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技术服务 |
|
我国动力煤几乎涉及所有煤种,煤质差别很大,发电平均煤耗比发达国家高30%左右;而燃煤排放的粉尘占总粉尘的50%,排放的SO2约占总SO2排放量的80%以上。我国开展动力配煤相对较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动力配煤是实现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的重要技术环节,是发展中国洁净煤技术的有效途径,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许多人研究动力配煤注重于强化着火燃烧、减少污染排放、优化配煤技术,以及燃煤的各项指标的变化,对配煤燃烧后灰分对受热面的磨损性能却很少研究,几乎未见报道。灰中引起磨损的物质主要有SiO2,Al2O3,Fe2O3,因为它们在灰中占的比例很大,而且硬度、熔点都很高<8,9>。虽然在理论上灰分具有加权线性可加性,但是燃烧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混煤灰分对于锅炉尾部受热面的影响有待研究。
文中主要对神木煤和优大同煤混合灰样不同配比时的煤燃烧后所得的灰样进行了试验,以研究不同配煤比例对磨损的影响。同时,分别对两种金属材料20碳钢和15CrMo合金钢进行试验研究,以观察对于不同的材料是否具有同样的磨损规律。
试验装置该装置采用喷射式纵向冲刷磨损试验系统。此系统采用压缩空气作为携带固体粒子的气源,配以适当的加速段长度就可获得粒子冲刷速度。加热则采用电炉加热方式,使在试验段中气固两相流体及试件均可加热至试验所需温度。试验系统如示。
不同配煤比例的灰样试验灰样取自某电厂的神木煤和优大同煤,按不同比例混配燃烧后得到,配煤比例分别为:10;31;21;22.这两种煤的工业分析。
至于在22的配煤比例处,两种材料有着很明显的不一致,这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由于种种原因,试验灰样仅够维持每个测点测试一次,故未能对这两点进行再次的试验以确保试验准确无误,有待继续研究。
结论
(1)动力配煤中,灰分对磨损的影响并非简单的线性可加。由于磨损量与飞灰物化特性间的复杂关系,使得配煤比例与磨损量之间也存在复杂关系:配煤时含灰量和磨损量之间呈非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当含灰量较大的煤的比例增加时,磨损量不一定会增加。
(2)在本试验中,当配煤比例为21时,即在神木煤中掺入33%的含灰量较高的优大同煤时,磨损量最小,比不掺优大同煤,单烧神木煤时的磨损量还略小些;当配煤比例为31时,即在神木煤中掺入的优大同煤为25%时,磨损量最大。
(3)两种金属材料在前3个试验点有相同的变化。(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