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国务院扎紧环渤海重化工项目
时间:2011-9-18  来源:节能减排网  
在民众、海洋环境人士的强大压力下,康菲石油公司漏油作业平台终于被停产,渤海漏油事件最终让国务院打出一记追责重拳。最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切实改变沿海地区重化工比重过大、过于集中的状况,并确定今后将严格控制新上石化项目,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接受社会监督。
  超万亿资本进驻石化
  据最新消息,中海石油东营港物流园区一期(油库区)项目投资近半、整体完工近半,并已具备通车功能,油库容量106万立方米。
  与此相关的是,今年6月份,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突破周边地市的强势竞争”,争得中海油渤海湾原油上岸终端项目落户。
  按照中海油与东营市签订的《东营港码头库区工程及炼化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中海油要建设东营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在东营打造炼化一体化基地、精细化工基地,协议投资额约460亿元。
  据记者得到的内部消息,中海油东营千万吨大炼化和百万吨乙烯项目一直未拿到牌照,只是完成了预可研报告,争取进入国家十二五的盘子。
  这并不是中海油在黄三角投资的全部。在无偿受让潍坊市国资委持有的山东海化集团51%控股权后,中海油承诺将山东海化炼油产能扩至800万吨,并在潍坊投资400亿上马油化、盐化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新建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配套建设盐化工产业,总占地面积达2000亩。
  黄三角区域和央企的两股力量,密集布局大炼化产业,只是环渤海近年来重化工密集上马的一个缩影而已。
  仅在天津滨海新区,不仅云集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内三大巨头,更有壳牌、俄罗斯石油公司、美国通用、韩国SK、三菱化学等十几家世界500强石油巨头在此跑马圈地,天津已有4套千万吨级大炼油和百万吨乙烯项目。
  据记者不完全估算,环渤海一带仅石油化工产业总投资额已超过1万亿元,总炼化能力超过1亿吨。
  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不必怀疑中海油在有关国家部委中的公关和谈判能力,但在国务院严控令下达后,国家相关部委会给环渤海发放几张“准生证”值得关注。
  失控的产业地图
  2005年以来,在环渤海,国务院已相继批复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河北曹妃甸和黄三角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5个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最终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级——环渤海“国家级产业地图”拼全的时候,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5个国家级区域规划中均布点重化工产业,而且差异化并不明显。
  于是乎,拿到国家大开发牌照后的各地政府,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大炼化、大乙烯项目为代表的重化工产业当作重要支柱性产业,甚至成为区域内第一大产业。
  即便没有央企助力,不少地方政府在石油重化工项目上也是热情不减、不甘落后。以黄三角规划区域的最东端莱州为例,该市专门成立莱州市化学工业发展局,并依托莱州港打造一个投资额达110亿元的循环化学工业园项目,规划总面积120平方公里。据了解,在该园不仅发展钠盐深
  加工、海洋化工产品链项目,也重点发展以重油加工为龙头的特色石油化工等项目。目前山东莱州工业园区已策划推出年产100万吨乙烯项目进行招商,投资额为50亿元。
  连年的爆炸和受台风“梅花”影响的福佳大化PX项目防波堤被毁事件,让公众开始切实地关注石化产业带来GDP背后巨大的环境威胁。事实上,早在十一五之初国内外石油巨头开始在环渤海跑马圈地之时,一些海洋环境人士就呼吁渤海环境负荷已经超载将成为“死海”。
  知名海洋经济专家、山东省社科院副院长郑贵斌告诉记者,经论证,渤海海水与黄海实现循环至少需要30年。
  据介绍,我国第一个海洋环保协作组织就是成立于1986年的“环渤海环境保护协作组”,2001年国务院还批准实施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
[FS:PAGE]   该国家四部委牵头,联合海军、环渤海四省市(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政府执行,总斥资555亿元,按照计划,2010年,海域环境质量得到初步改善,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2011年至2015年,海域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生态系统初步改善。
  事与愿违的是,环渤海环境质量每况愈下。记者查阅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发现,第4类水质海域面积达到5100平方公里,是2006年的3倍,由于受一类水质海域面积不断下降等影响,二类水质海域面积是2006年的1.92倍。
  重化工项目合法超生
  环渤海一省市发改系统官员坦陈,地方政府热衷重化工项目,主要推动力就是对产业的拉动力和地方的GDP贡献,“都写进国家规划了,你不上马别人也会上马”。
  事实上,国家级区域规划获批的过程,基本是老师——中央政府定题目,学生——地方政府发挥写作文,最后老师审阅签字批发。在此过程中,各地政府无一不用心地将石油重化工项目当作“规定动作”努力发挥,以获通过。
  一个尴尬的现象是,各省市都拿着“尚方宝剑”跑部进京,上马石化项目,不经意间,环渤海的重化工项目合法超生了,从康菲石油公司漏油事件的追责重拳落下之前,超载运行的环渤海对污染、对重化工项目喊了多年的“不”开始进入高层决策视野。
  “祸兮,福所倚。”这会是环渤海的转机吗?
  4省一市各谋其政、各为其利的区域竞争发展模式,交集着央企的圈地冲动,中央政府要在央地利益的博弈中取得平衡,是一件操作性很强的技术活。
  “需要警醒的是,一定要防止渤海治污不力,否则将来渤海会用脚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投票。”郑贵斌担忧地说,“生态灾难是每个人都承受不了的。”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
系统发力推动低碳转型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