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我国100个试点县基本遏制石漠化扩展趋势
时间:2011-8-10  来源:新华网  
攻克生态顽症建设秀美山川——我国100个试点县基本遏制石漠化扩展趋势
  为尽快遏制西南等省份石漠化扩展趋势,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8年,国务院批复《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决定在石漠化严重的8省(区、市)的100个县启动实施为期三年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目前,这项历时3年的西部大开发标志性生态工程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生态顽症困扰451个石漠化县(市、区)
  石漠化是一种岩石裸露、具有类似荒漠的土地退化过程,主要由石灰岩岩溶山区脆弱的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而形成。石漠化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问题。
  由于数百年来过度开垦、过砍伐、过度放牧和不合理开发建设等原因,我国贵州、云南、广西等8省份451个县(市、区)出现严重的石漠化,导致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资源减少,干旱、内涝等自然灾害频发,扶贫难度加大,不仅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危及长江、珠江流域的生态安全。
  目前,我国451个县(市、区)拥有岩溶地貌,岩溶区土地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1%,人口为全国人口总数的16.5%。据国家林业局监测,我国岩溶地区现有石漠化面积12.96万平方公里,潜在石漠化面积12.38万平方公里。
  试点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步伐
  作为指导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明确了工程建设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目标和具体任务,即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开展水土保持、基本农田、农村能源建设,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为落实上述文件要求,发展改革委牵头成立了包括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等多部门参加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部际协调机制。
  2008-2010年,国家在贵州等8省(区、市)选择100个县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试点;2011年后,逐步在451个石漠化县(市、区)全面推开工程建设,实现工程建设的全覆盖。
  国家已在过去3年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22亿元,整合了其他中央专项投资及地方投资上百亿元,明显加大了投入力度。
  截止到2010年底,试点工程区累计完成林草植被建设41万公顷,坡改梯10万亩,棚圈建设57万平方米,青贮窖16万立方米,排灌沟渠1.9万公里,蓄水池1.2万口,各项建设任务完成率大部分在90%以上。各项治理措施基本符合要求,整体防治工作也顺利推进。100个试点县实际开展石漠化治理1.6万平方公里,451个石漠化县总计完成治理3.03万平方公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9日说,经过三年的奋斗,100个试点县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1.6万平方公里以上,451个县(市、区)初步完成3.03万平方公里的石漠化治理任务,实现了《规划大纲》确定的到2010年的阶段性目标。试点县治理工作以潜在石漠化土地为重点,采取综合措施,大大减缓了石漠化扩展的速度。以我国石漠化最为严重的贵州省为例,目前贵州省试点县及全省初步遏制了石漠化扩展的势头。
  他说,试点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国家林业局对100个试点县监测显示,2010年与2007年相比,试点工程区林草植被盖度平均提高了16个百分点;生物量明显增加,群落结构进一步优化,植被生物量比治理前净增115万吨,群落植物丰富度提高;土壤侵蚀量减少,水土流失总量从治理前的511万吨减少到170万吨,减幅达67%。规划区451个县(市、区)林草植被覆盖率比治理前提高了3.8个百分点,土壤侵蚀量减少近6000万吨。
  3年来,试点县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的转移和集中,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粮食单产[FS:PAGE]。试点工程建设使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广种薄收的土地上解放出来,走出大山,走进城市,既增加了收入,又学到了技术,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
  目前,试点县培育的经济林、用材林、竹林以及林下种植、养殖业,已经陆续取得效益,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来源。从整个规划区看,2007-2010年,规划区451个县(市、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1%,试点工程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收入呈快速增长之势,农民从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实惠。
  用几代人努力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
  杜鹰说,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深刻地认识到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石漠化地区地处长江、珠江中上游,生态地位极为重要,但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又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同时又是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石漠化治理承担着生态改善和扶贫攻艰的双重任务。
  他说,“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规划大纲》确定的建设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扩大治理范围。2011年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范围已扩大到200个县,明后两年将继续扩大综合治理重点县范围,到2013年覆盖全部451个石漠化县(市、区)。
  ——继续探索有效治理模式。坚持把解决农民长远生计,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放在综合治理的重要位置,统筹协调推进植被恢复,基本农田和农村能源建设,草食畜牧业和后续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等各项治理任务。
  ——切实加强科技支撑。多渠道落实科研经费,着力加强石漠化治理技术的科学研究,做好适用技术的推广。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助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三部门“
系统发力推动低碳转型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