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国内进展 |
|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林瑞彦在中国“电谷”保定采访时,得知维特瑞交通设施工程公司的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在新加坡有销售代理时,既亲切又激动。
林瑞彦向维特瑞总经理柴江武提问道:“这种设备是不是成本很高,会不会影响普及推广?”柴江武回答说,以4个方向、双向6车道的路口为例,全部换上太阳能信号灯,1年能节电2600多千瓦时。听完介绍,这位新加坡记者连忙要了当地代理电话,表示回去将进一步采访。
7月25日到8月1日,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缅甸和老挝6个东盟国家的8家媒体记者与中国记者一道,在北京和河北进行了8天“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采访活动,共同见证了节能减排的中国行动。
节能减排市场有上万亿元
中国企业怎样认识节能减排?在实践中,又用什么办法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低碳发展?东盟媒体记者们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
“我们这个办公室的空调采用蓄能制冷系统,晚上9点以后制冷,白天停止制冷后再进行循环使用。这样做,既避开了用电高峰,又节约了大量电能。”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广学介绍:“燕京啤酒非常注重更有效率地使用和调配资源,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强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理念。”2000年燕京啤酒公司建成了国家级科研中心,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原料、能耗、水的消耗进行全过程的分析,以科研数据为基础,建起了整套循环利用系统。20年前,燕京每生产1吨啤酒耗水量10吨,目前已降到耗水6吨。通过采访,泰国《每日新闻》记者素颇·欧农一下子就成了燕京啤酒的“粉丝”。
“在中国,节能减排其实是一个有着上万亿元潜力的大市场。”北京乐普四方方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毛文剑说,多年来,乐普四方为700多家企业提供节能服务,累计节电1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00多万吨。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润1亿多元。
联合弘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庞云飞介绍说:“我们对越南公青水泥厂进行了节能改造,用生产水泥的余热发电,仅这一项就发电18万千瓦时,节约1万吨标准煤。二期工程已于2009年11月在越南奠基,此工程成为越南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市场的标杆工程,广受瞩目。”
替代资源产品商机无限
一走进保定英利太阳能绿色能源公司,来自东盟国家的记者就被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员工包围着,他们用流利的英语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是英利公司的主业,从太阳能路灯到大型太阳能电站,英利的太阳能组件正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地。
英利公司的田径自豪地说:“每当外宾来参观时,看到太阳能组件,都会兴奋地喊出我们产品的商标‘熊猫’”。在英利光伏馆,记者看到一张西藏牧区马背上驮着太阳能面板的照片。田径说:“牧民称我们的产品是马背上的太阳。在没有电源的地方,太阳能发电大有可为。”
从一个漏斗状的进料口,进去的是尾矿砂,出来的是一块块木板状的半成品。在河北遵化,我们看到了让废矿砂变成“木头”的神奇过程。金三顺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树升介绍说:“此技术已获中韩两国6项国家专利。这种木化产品以尾矿砂为原料,经过改性技术,完全可以替代木材。它既有石的坚固,又有木的柔性,可钉、可锯、可刨……变废为宝,化石为木,更胜于木。我们生产的木化地板已成功应用于上海世博会河北馆建设,并被阿根廷、喀麦隆、安哥拉等多个国家馆选用。已投产的木化地板产能为每年880万平方米,可消耗尾矿砂13.6万吨,相当于节省近14.5万立方米木材。”
木化产品的神奇引起了中外记者关注,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记者张启华问道:“这种废矿砂做的地板特别适合东南亚海滨潮湿气候,请问:除了地板,还有其他产品吗?”王树升笑道:“它可以替代所有的木制品,目前,我们[FS:PAGE]与韩国济州岛正合作开发景区小木屋”。
喜欢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模式
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仲伟会见中国—东盟媒体联合采访团时说,推动节能减排,仅仅在生产领域是不够的,节能减排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应成为人们生活中自觉的行为。他强调指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东盟各国一样,都面临着一个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问题,都需要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发展中国家首先面临的是发展水平低的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既要保证发展速度,又要保证发展质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从当前整个世界范围来讲,环境和生态涉及全世界的共同利益,中国已下定决心,积极努力做好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
缅甸《新光报》记者吴叶杜丁总结此次采访感受时说:“我是第一次来北京和河北,通过这次采访,我们看到了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我喜欢中国这种发展低碳经济模式。”(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