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三公”经费公开,多些耐心和理性
时间:2011-7-22  来源:工人日报  
陆续又有几个部门亮出了“三公经费”数据。截至18日,向全国人大报送预算的98个中央部门中,已经有35个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
  公众在密切关注事态的进展,对公布数据的,少不了一番点评;而对未公布数据的,公众更是睁大眼睛在等待。人们期待这次行动能推动“三公”经费的规范化。
  实事求是地说,此次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公开,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或者说,与公众期待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譬如数字笼统,内容需要细化,让人看不懂。综观多个部门公布的“三公”经费账单,有的部门虽然公布了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但在科目名称中找不到公务接待等三项经费,因此无法看出“三公经费”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譬如大多数部门的账目没有公开“平均数”。统计专家叶青表示,公车、出国、接待三项费用都应该有人均数,总经费也有个人均数,这四个指标才是横向比较各个部门的利器;再譬如有些费用支出过高,如公车运行。
  公众提出质疑的地方,显然是今后“三公”经费公开所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此,我们应少一些矫情的骂声,而多一些理性的建议。
  作为初次公开,出现“良莠不齐”的公开结果,其实在情理之中。与过去相比,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而在缺乏有效制度规范的前提下,这种公开本身就注定是一种有限的公开。正如有评论指出的,“公开三公经费的目的是为了挤干政府部门的消费水分、发现消费漏洞、改掉不良消费习惯,在民主监督下养成勤俭节约、珍惜公帑的良好作风,逐步使三公经费回到合理水平”。如果舆论缺乏应有的理性,一哄而上进行道德围攻,很容易导致相关部门在报表和账目的“好看”上多做“文章”,而失去了基本的真实性。
  事实上,此次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公开,也不乏亮点。科技部公开的“先行一步”,审计署的“精细数据”,农业部的“人均项目”,都可圈可点,应该给予掌声。
  “三公”经费的糊涂账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沉疴怎么可能一朝“神清气爽”?正因此,公众其实应该对类似的改革多些耐心和理性,给主持改革、参与改革的人更多学习和反思的时间、空间,急躁不得,也激进不得。现代社会的进步必须伴有健全而完善的制度进步,靠单一的行政热情和舆论狂热所打开的监督大门,根基并不牢固,甚至容易把监督弄成一锅“夹生饭”——或者推倒重来,或者半途而废。(陈一舟)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精“管”降本挖潜谋“道”提质增
太原以废钢循环重构降碳蓝图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