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合同能源管理将成为地源热泵市场发展方向
时间:2011-6-24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全国地源热泵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伟认为,地源热泵技术在中国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得益于政府的支持、行业的推动、市场的选择等方面,但同样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企业不断调整自身发展路线,把握市场脉搏。在积极研发新产品改善产品性能的同时把好关键环节,克服发展中的障碍,积极推动我国节能事业发展。
  合同能源管理是地源热泵下一步发展方向,对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中的系统集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对公共性、区域性的大型项目等还是比较适合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模式,因为情况很复杂,对中小型项目来说会涉及到效益问题,因而有其他方式可供选择。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地源热泵专业组主任李元普表示,在项目投资方面,政府应予以科学引导,同时在标准和规范上逐步完善。企业应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比如从直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方面,加强节能产品开发,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地源热泵行业的发展将会继续给予大力支持,业界的推动者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创建合同能源管理运营新模式,探寻地源热泵产业发展新思路,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王忠敏表示:“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到目前遇到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即标准、检测和验证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标准。标准是对节能减排成果的验证,没有标准就无法客观地检验和评价节能减排的效果。没有标准,将来还会在关税、碳足迹、碳壁垒等方面遇到一系列问题,有可能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影响。研究中国节能减排的标准以及研究如何建立第三方的检测评价机构,有利于促进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促进合同能源管理顺利健康发展。”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地源热泵专业组秘书长何芳认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地源热泵专业组经过5年多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项目操作思路:依托地方政府支持,整合各方资源,因地制宜进行整体规划,制定合理有效的运营机制,开展百万平方米级的规模化运营。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源热泵区域建筑供能低碳化与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的概念,将传统的EPC模式升级为可持续能源服务联合体模式(SEU)模式,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区域能源供给目标。总而言之,在我国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节能服务产业的应用还是一个新鲜事物,需要不断尝试、摸索才能找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以低碳发展驱动产业绿色变革
践行节能低碳 铅山县英将乡在行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