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新技术解地热安全开采难题
时间:2011-5-29  来源:中国能源报  
传统地热开采钻孔术可能引发地震;新技术不需断裂岩石,可实现安全开采
  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发电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全球地热能丰富的国家也纷纷希望将这种宝贵的资源造福于人类。但是,人们在享用大自然这种清洁能源时,也引发不少担忧——地热能的开采或引发地震。怎样才能安全开发地热呢?近日,美国基特姆公司的新技术让人们看到了这种希望。
  增强型地热系统安全成忧
  目前,全球70多个国家运用地热发电都是采用增强型地热系统。其方法是对地下进行深层钻探断裂岩石,把水注入地下这些人工产生的、张开的连通裂隙带中。水与岩体接触后被加热,这些高温水产生蒸汽就可用于发电。这个概念本身模仿的是天然发生的热水型地热循环系统。近来,有分析表明,这一方法可能会引发地震,并污染地下水,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担心。
  地热开采究竟为何会引发地震?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灾害小组地震学家戴维·奥本海默曾公开解释了这一原理。在上述工作过程中,当钻孔破碎“热岩”时,由于压力突降,裂缝中的水突然蒸发,迅速变成蒸汽,就像摇晃后的汽水瓶突然打开汽泡会喷发一样,进而驱动涡轮机发电。有时发电厂会让一部分水返回蓄水层以保持地下水位。钻井本身并不会引发地震,蒸汽排放和废水回灌却会使断层或裂缝产生新的不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地震。
  出于这种考虑,2009年瑞士巴塞尔的一个地热项目被取消,因为当初在该地区地热井周围进行高压压裂岩石作业时,引发了数百起地震事件,有些地震级别甚至已造成财产破坏。随后,美国阿尔塔岩石能源公司也计划采取同样的爆破碎裂法,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弗朗西斯科市北部区域启动类似地热项目。该公司在这个项目的地震风险报告中,并没有提及巴塞尔项目曾引发地震,公司的官方解释是无法确定那场地震一定是由巴塞尔地热开发项目引发,然而瑞士政府和地震学家一致认定地热项目就是地震的背后元凶。巴塞尔项目流产后,当地又发生了数千次微震,阿尔塔岩石能源公司对此只字未提。虽然公司高层宣称在这里开发地热基本不存在地震风险,并保证整个操作流程的绝对安全,但这个项目还是激起了当地居民的大规模抗议。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岩石力学教授赫伯特·爱因斯坦表示:“任何一种压裂都可能引发地震事件,如果压裂作业靠近城市,就是个不小的问题。”
  新技术有望解决地震问题
  地热能的开采可能引发地震,这一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对于那些住在地热项目附近的居民,或许每天他们都生活在担惊受怕当中。最近,美国传来了地热开采新技术,这或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成立于2008年美国基特姆公司(Gtherm)近日表示,该公司已研发出一种新技术,在开采地热能过程中不需要任何裂缝或注入冷却水。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在井底使用一种固态热交换器(或称之为“热巢”),借助高导热泥浆,来更好地吸取周围岩石的热量,这不仅可以提高地热能开采量,而且也不会造成地质风险。
  其工作原理具体如下:高导热泥浆在一个封闭环路中穿过长长的深井,把热量从巢底带到地面,随后在独立的封闭循环中转化为气体,从而驱动涡轮机进行发电。该公司发现,如果将一条长约100英尺、内含导热系统的细钻孔钻入主要垂直井,地热能的回收率能进一步提高,发电量也有望加大。基特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创始人迈克尔·帕莱拉表示:“我们基本上是用类固醇热泵。”
  目前,基特姆公司已完成3D建模,正在做早期验证和商业可行性试验。参与该项目的还包括美国电力研究所。预计此类示范项目将在2012年初开建。
  美国电力科学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技术主管路易斯·塞雷佐表示,基特姆公司的单井设计潜力巨大,特别是针对那些已限制地热开发的地方[FS:PAGE]。“我们正在考察深度约5公里、潜孔温度在250到300华氏度之间的地热能开发,有了这个新技术,我们预计未来每口井所产电量达到1兆瓦。”塞雷佐表示。基特姆公司设想的是发展一种更分散、可扩展的地热发电模式,这种模式的发电量将从几兆瓦到数百兆瓦不等。
  塞雷佐表示,美国和加拿大有数千口废弃油气井,这将成为未来开发地热的主要候选井。目前,这些地区的温度数据已掌握,这将大大降低勘探成本。塞雷佐帕莱拉相信,基特姆公司可提供清洁能源电力,成本低于每千瓦时10美分。赫伯特表示:“这种方法绝对有利于人类更好地发展地热能,但是在达到商业化规模之前,相关公司应该更好地保证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地热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记者刘洋)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以低碳发展驱动产业绿色变革
践行节能低碳 铅山县英将乡在行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