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事迹追逐 |
|
今年江城赢得两枚来之不易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它们到底铭刻着怎样的生命足迹,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折射出怎样的道德光芒?记者日前采访了“五一奖章”获得者——曹梅和许国方。
与病魔顽强抗争的综治办主任
曹梅从1986年开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25年来,她调处矛盾纠纷1000余起,成功率高达98%,当事人履行率100%。镜湖街道位于中心城区,为化解各种矛盾,调和邻里关系,她身患癌症却依然坚守岗位,十年如一日战斗在调解工作第一线,使许多街坊邻居化干戈为玉帛,营造了一方平安与和谐。
每逢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她就会和社区的同志一起走家串户,对辖区内重点地段逐户进行摸底排查,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近几年来,她所在的街道未发生一起因民事纠纷激化而引发的刑事案件和集访事件。
十年前一个寻常的午后,张大妈与李家为晾晒衣物滴水问题发生了争吵,两位老人的孩子在争吵中甚至“兵戎相见”。曹梅得知这一情况,立刻赶到现场,经过苦口婆心劝说,使两边的激烈矛盾得到化解。就在这件事发生没多久,她被医院诊断出患有乳腺癌!面对无情的病魔,她痛苦过、彷徨过,但最终没有被吓倒,当她的情绪刚缓解过来后,便又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中。
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里,她做了7次化疗、放疗。每次做完手术后她又返回到自己的岗位继续工作,却从不说一个“累”字!群众都说她是一位好干部,社区居民们见到就亲切地喊道:“我们的曹主任来了。”同事的鼓励、群众的信任、家人的支持让她越干越起劲。
致力于科研创新的高级工程师
许国方自调入新兴铸管集团公司后,具体指导了一大批工程项目的设计、总体规划和整合工艺流程等,先后完成了高炉改造、转炉炼钢车间新建、单体规模最大及国内最先进的50万吨铸管车间建设等项目的设计,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和产品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
他在项目设计和技术指导方面具有很多亮点,其中《50万吨铸管车间工艺设计》得到充分肯定并获得新兴铸管集团公司工艺设计特别奖,该车间是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齐全、工艺流程顺畅合理的铸管车间,受到了国际铸管知名品牌法国莫松桥和日本久保田等公司的赞誉;规划和实施的炼钢红泥循环再利用系统不但使废物充分循环利用,而且采用管道输送避免了二次污染;废水回收和梯次降级循环利用,使该公司的废水实现了“零排放”,吨钢新水消耗指标达到了2.6吨,大大高于平均6吨的水平;综合利用余热和余能资源建设的综合发电,实现了蒸汽分等级综合利用,基本实现煤气和蒸汽的“零放散”,推进全公司节能减排跃上新台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该公司从欧洲著名设备制造商——达涅利公司引进了锻造坯料生产线,由于得不到供应商调试人员的及时配合,为了争取早日投产,他主持了锻造坯料生产线特别是最复杂的开坯轧机的联合调试,获得了成功。
他在公司重组之初牵头组建了设计所,完成了所有项目的自行设计工作,2005年自行设计和组织建设的炼钢车间,实现了新兴铸管的突破。经过几年的努力和业务的拓展,他带领技术中心团队刻苦努力,去年完成“省级技术中心”的升级,现在正向着“国家级技术中心”坚实迈进。目前,该公司土地利用率、节能减排、废水循环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同行业的前列,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全公司几乎每一项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都凝聚着他的一份心血。(记者:孟鸣)(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