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节约妙招 |
|
5月19日,全国青少年节能环保教育基地暨海特电子集团万吨级正极材料项目奠基仪式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曹志、何鲁丽,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刘镇,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郭锡权,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曹学成、时立军,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秘书长王彦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玉祥,市政协主席邓滕生,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李峰,市委副书记张志明,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发展中心秘书长沈文博、副秘书长张惠经、郑永生,市关工委主任高惠民,市委常委、秘书长梁宪廷,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宝民,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陈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永光,市关工委副主任徐广余,市法院院长惠从冰,市政协副主席、高新区党委书记刘宗启,市公安局长江心田,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刘儒良出席奠基仪式。
海特电子集团万吨级正极材料项目,由海特电子集团与中信集团合作投资建设,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该项目列入山东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年产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1万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6000万安时及新能源汽车1万辆,实现年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超10亿元,项目节能、环保、无污染,不久前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确定为全国青少年节能环保教育基地。
刘玉祥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项目的奠基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枣庄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历届领导班子都在积极探索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经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近几年来,战略转型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全市非煤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完成6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8.7%。十一五期间,非煤产业以每年2.2个百分点增长。预计再有十年我市非煤产业工业增加值将超过90%,待到20年后煤炭资源基本枯竭时,枣庄仍将可持续发展和繁荣。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锂电池产业,是我市实施资源型城市转型战略的具体体现。近年来,以海特电子集团为代表的众多企业,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和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为推进全市的节能减排、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做出了积极贡献,此次由海特电子集团承担的“万吨级正负极材料项目”,作为我市节能环保项目的典范,不仅被列入全省“十二五”重点项目,而且该公司前不久还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确定为全国青少年节能环保教育基地。这充分体现了中央、省对该项目的关心支持。希望枣庄高新区要加强对教育基地的建设、使用和管理,把基地的社会公益性、环保示范性和科普教育性放在首位,逐步建成集认知、体验、实践为一体的教育基地。希望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要进一步发挥作用,以教育基地为载体,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节能环保教育活动。全市上下要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节能环保教育基地创建活动,多上一些节能环保的好项目、大项目,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节能环保教育,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素养、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切实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枣庄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张运永)(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