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社区行动 |
|
据报载:从今年5月起至明年5月,四川省眉山市决定开展城区环境全面提升年活动,以社区为单位,将城区划分为34个片区,每个片区确定相应的包片市、区和街道负责人,形成市、区、街道包片,社区负责组织实施,成员单位具体落实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使城市管理无盲区。
这则消息读来令人鼓舞。眉山市实施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力量,使目标任务明确清晰;通过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各网格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既防患于未然,又节约行政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发挥社区积极作用,能够有效减轻政府压力,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从现实来看,职能部门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而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工作做好了,城市的环境就会改观。眉山市依靠社区力量,实施网格化管理无疑是推进城市环境治理的一次有益尝试,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
百尺竿头应更进一步,社区组织实施网格化管理如何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对此,笔者有几点期盼:
将居民满意作为社区组织实施环境治理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网格化管理机制处于探索阶段,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应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考核、验收标准,并认真执行。希望眉山市能始终将居民满意率作为最重要的指标,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通过民意调查、社会评价、召开居民代表会评议等方式,发动群众参与监督、考核和验收,并将群众满意度与社区工作人员的考核晋升挂钩,确保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舞好考核指挥棒。希望当地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帮助社区组织完善社区环境治理网络,条件许可的,设立专职环保员,并做到持证上岗。同时,建立健全社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综合考核制度,出台社区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办法等。要加大资金投入,专款专用,调动社区组织实施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向社区民间组织借力。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民间组织是构建和谐社区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美国,社区非政府组织是社区实行居民自治和民主共管的主要载体。目前活跃在美国大中小城市社区内的各类非政府组织有100万个左右。比较而言,目前我国社区民间组织和机构的数量相差很远,而且社会对其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因此,我国培育、催生社区组织和机构的工作尚在起步阶段,有些地方甚至是空白。希望眉山市能够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建立起新型的政府与社区合作型社区治理模式,使民间组织和机构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助力提高城市和社区的生态文明水平和建设质量,并促进社区公共管理和服务卓有成效。(作者:杨维立)(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