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社区行动 |
|
6城区5000户居民变低碳“菜农”
废弃煤棚、荒芜绿地、墙角地边、瓦罐花盆都变身菜地,本市6个城区100个社区的5000户市民变“菜农”。昨天,由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组织的“老社区新绿色生态家庭种植大赛”启动,寸土寸金的京城中心将开辟出数千块菜地,而市民们也将虚拟的网上偷菜改成了能真实节能减碳的家中种菜。
昨天,记者在东城区南锣鼓巷看见,二十多平方米的一块地里,大爷大妈们正忙着把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工作人员刚带来的西红柿、黄瓜、辣椒、紫背天葵苗栽在地里。“再有两三个月时间,我们就可以吃到自己亲手种的菜了,哪感觉一定不错!”冯子明大爷一边浇水,一边这样告诉记者。记者惊诧,在寸土寸金的南锣鼓巷为啥能开出菜地?冯大爷道出了其中奥秘,原来,在这两年的城中心煤改电工程中,电采暖取代了过去乌烟瘴气的小煤炉,而过去几十年大家堆放蜂窝煤的煤棚也空闲了下来,旧城保护区里私搭乱建肯定是不行,最后,在专门从事环保项目的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居民们将煤棚改成了菜地。大家在家门口种菜不仅吃上了放心菜,减少了买菜支出,更使脏乱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东城区南锣鼓巷社区的李承虎副书记介绍,仅南锣鼓巷一个社区,就有近40个大大小小杂物乱堆的煤棚在今年改成了井井有条的菜地。不仅煤棚,荒芜了的社区绿地,房前屋后没人收拾的犄角旮旯,家里没用的花盆、瓦罐都能成为居民们的“菜地”,“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地种菜,在建筑密度大、人口多的城中心开辟出几千块菜地也就不难了!”段涛秘书长这样介绍。为提高市民们的种菜积极性和保证蔬菜丰收,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还免费为参加生态家庭种植大赛的市民发放菜种和菜苗,同时,还为大家请来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手把手地教授技术。
“居民们算的是进进出出的生活账,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算的却是扎扎实实的环保账”。段涛秘书长告诉记者,“‘老社区新绿色’项目开展‘生态家庭种植大赛’,让居民们种植可食用果蔬,不但直接减碳,还可减少居民因买菜出行带来的碳排放,另外更能有效地利用雨水、洗菜水、淘米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她还告诉记者,种植活动不但能提高居民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还丰富了居民生活,举行生态种植大赛的社区里,整齐的菜地代替了过去没人管理的荒草丛生的绿地,而家中的盆栽蔬菜更美化了居室,同时,蔬菜生长、果实成熟,更能够为社区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计算过,一户“菜农”至少能减碳50斤。
“老社区新绿色”项目开展的“生态家庭种植大赛”不仅在南锣鼓巷展开。段涛秘书长介绍,今年,她们已经在包括新东城、新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6个城区选择了100个社区推广,至少有5000户市民参加,市民可选择的蔬菜品种达近30种之多,而现在,城区中的社区也还能与她们联系向基金会申请参加。另据段涛秘书长介绍,她们在今年秋季的收获时节将组织社区和全市评比,优秀种菜市民将获得“生态家庭种植能手”称号,并可向其它社区居民介绍经验,而基金会也希望更多社区居民变身低碳“菜农”。(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