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减排设备 |
|
水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产业,也是主要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行业之一。目前,我国拥有水泥企业近5000家,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2010年全国累计水泥总产量18.7亿吨,水泥行业能源消耗总量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5%以上。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水泥行业作为我国主要的高能耗、高排放产业,是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的重点和难点,其节能减排效果对完成我国能源消耗目标、工业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已成为水泥行业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采用富氧助燃装置可节煤11.19%,节煤5169吨
4月1日,一则令我国水泥行业倍感振奋的消息从山东烟台海洋水泥有限公司传来,我国首台水泥回转炉窑富氧助燃节能装置在这里正式投入运行。
运行当日,烟台能源监察大队按照“全氧、富氧燃烧技术改造节能评价方法”对这台大型节能装置进行了测试。测试表明,在不增加燃料的前提下,炉窑火焰温度相对提高了180℃—200℃。经烟台海洋水泥有限公司运行对比测试,可节约燃煤11.19%,节能率达到10.03%,一台水泥回转炉窑年节煤达5169吨。如此显着的节能效果令厂方赞叹不已。
山东烟台海洋水泥有限公司始建于1970年,拥有一条日产1000吨熟料的回转炉窑水泥生产线,年水泥生产能力为40万吨。据该公司总经理杨国荣介绍,投入运行的这台节能装置采用了局部全富氧助燃技术,每小时设计氧气流量为2500立方米,在燃用低质煤的情况下,氧气流量仍可达每小时2700立方米,氧浓度达30%以上。
这台富氧助燃节能装置是由烟台华盛燃烧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该公司董事长姜政华说,这台装置采用了国内最新的技术制造,为了保障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他们精心设计了自洁式PLC控制空气过滤装置,可确保膜组件的使用寿命长达10年以上。同时,该装置还首次采用了大型集成化膜组件,可使氧气流量每小时达到20000立方米,能满足日产10000吨水泥和热电联产每小时450吨以下的锅炉使用。据了解,局部全富氧助燃方式的应用,不仅让工业炉窑节能率达到10%—20%,也使设备的性价比更加合理。
业内专家认为,工业炉窑和工业锅炉采用富氧助燃节能装置是目前实现节能减排降耗的重要手段。首台富氧助燃节能装置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水泥回转炉窑节能改造工程又迈上了新的台阶。此举不仅对进一步大力推进我国工业水泥炉窑节能改造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对促进我国节能减排事业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富氧助燃被誉为燃烧领域的“二次革命”
因空气中只有20.9%的氧气参与燃烧,其余约79%得氮气不参与燃烧,而且还带走大量热量,会造成能源的极大的浪费。膜法制氧、富氧助燃节能技术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传统以普通空气助燃的老式方法,结束了千百年来仅靠空气助燃的历史,被誉为燃烧领域的“二次革命”。
烟台华盛燃烧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政华是这台节能装置的发明研制者。他告诉记者,燃料在燃烧时因缺氧会导致设备热效率低下,因此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研究资料表明,煤炭(包括油品、天然气)在氧浓度为26%时燃烧最完全,速度最快,温度最高,热辐量强度最大。膜法制氧、富氧助燃的燃烧机理就是高分子膜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使空气中的氧气优先通过,送入燃烧设备中,从而提高工业炉窑内氧气的含量,使燃料在燃烧中最大化地转为热能,大幅度提高工业炉窑的燃烧效率,由此达到节能之目的。(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