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成功展示 |
|
今年夏季的“双抢”对于湖北省钟祥市长滩镇农民何先锋来说格外惬意:只需在收获的稻田里撒2公斤腐熟剂,10天过后秸秆就实现了就地还田,成为上好的肥料。这不但可以让他有充足的时间抢种秋田,而且秋季稻长势还格外好。“以前为了抢收抢种,都把秸秆在地里烧了,搞得乌烟瘴气不说,还破坏了土壤--现在不用为这犯愁了。”这种变废为宝的秸秆腐熟剂叫做“有机废物发酵菌曲”,是由北京市京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圃园”)研发生产的高科技微生物制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获得巨大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的情况下,秸秆数量也迅速增多。随着省柴节煤技术的推广以及烧煤、液化气的普及,农村尤其是田间地头存有大量剩余的秸秆。面对这个问题,在我国农村尤其是南方的广大地区,每年“双抢”时节,为了不影响秋季作物的种植,许多农民将当季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在田中烧掉。“秸秆就地焚烧会使地面温度达到400℃左右,土壤水分损失85%,氮、磷各损失73%和12%,碳的损失更严重;同时,土壤中的真菌、细菌会因此损失50%以上,不仅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而且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湖北省土肥站副站长、湖北省首席土肥专家鲁明星研究员说。
京圃园的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正是针对这种现象开发的一种提高土壤有机质、激活土壤缓效钾、培肥地力的成熟技术,具有使用方便、腐熟速度快、腐熟充分、能提高土壤活性、减少化肥施用量等特点。“使用这一技术后相当于每亩田施用尿素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氯化钾10公斤,按目前的价格每亩可节约肥料投入44元,而且每千克土壤还能增加1克的有机质,可以有效地改良土壤结构。”鲁明星研究员介绍。
秸秆腐熟剂为何如此高效?据该专利技术的发明人、京圃园总经理禹宙介绍,该腐熟剂是选用好氧及兼性厌氧的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多个优良菌种发酵培养而成的微生物复合菌剂,通过微生物复合菌剂发酵秸秆得到秸秆有机肥料。每亩地仅需播撒2公斤,在10天左右就可以把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各种有机成分分解、腐熟。“秸秆在腐熟过程中还繁殖出大量有益微生物,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这样既避免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又可以持续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食品。”
据介绍,京圃园在2001年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登记证书,成为第一个获得发酵剂产品登记证的内资企业。2003年,该产品成为国内惟一通过部级成果鉴定的产品,被评审专家公认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酵剂产品”。京圃园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沃土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中的子课题“秸秆还田有效利用和快速腐解技术”中承担着秸秆腐熟剂产品的生产、应用研究任务,同时还在“有机废物发酵剂”项目方面承担着国家级火炬计划、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各一项。此外,该技术被评为“2005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A类)”和“北京市金桥奖项目技术”;2006年,还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自2006年农业部启动“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以来,该产品在江苏、江西、湖北、重庆、广西、安徽、辽宁等省区的项目试点区县中推广40万亩以上,应用范围从最初的畜禽粪便发酵、除臭,逐步扩大到麦秸、稻草、玉米秸、蘑菇渣、城市园林废物等的发酵、腐熟、还田,大大缓解了夏季双抢中收获时间紧、播种时间紧的矛盾,在农村的环保生态建设、农业土壤结构的改良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王传宗)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