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乱打吊针折射看病误区 降低免疫力
时间:2011-1-13  来源:长江日报  
国家发改委透露最新数据:国人年平均每人输液8瓶。武汉协和医院专家昨日介绍,“打吊针”泛滥背后有各种原因,不少患者认为“打吊针”好得快,这种看病误区很普遍;一些医生迎合患者需求,也助长了这种泛滥。
  不少患者主动要求打吊针
  国家发改委透露,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有人形象地把医院中常见的“打吊针”场面称作“吊瓶森林”。
  昨日,记者在市儿童医院看到,5间注射室内坐得满满当当。从透明的玻璃门窗看过去,每间注射室内至少有二三十个孩子在家长陪同下“打吊针”。
  注射室外,有坐椅的地方也坐着不少“打吊针”的孩子。由于没有支撑吊瓶的支架,家长各想办法,有的用撑衣杆,有的把吊瓶挂在卷闸门的缝隙间,还有的干脆站在坐椅上手托吊瓶,当起“人体支架”。
  记者随机询问了五六位家长。家长们均表示,孩子如果有点感冒,会在家里先吃几天药,“管”不住了才会进医院。一位奶奶说:“现在的孩子不比我们那时候,吃两天药就好了,非得打针才管用。”另一位妈妈说:“打针快一些,看着孩子遭罪难受。”
  在武汉各大医院,均可看到这种“吊瓶森林”。如果赶上感冒高发季节,输液大厅里往往人满为患。
  “打吊针好得快”有误区
  协和医院药剂科教授陈东生介绍,很多患者认为“打吊针”后病就会好得快,这种看法存在很大的偏差。临床研究证明,许多抗生素口服用药效果并不亚于静脉注射,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依米配能、氨曲南等。
  此外,疾病的治疗都有一个过程。比如,流感是一种病毒性感染疾病,“打吊针”大部分用的是抗生素,对疾病没有效果;而流感的自然病程是3至5天,即使“打吊针”,也需要3至5天才能好。
  打吊针风险远高于吃药
  一家网站最新调查显示,盲目输液多因输液风险无人告知。
  陈东生介绍,“打吊针”在体内的吸收过程短或根本没有吸收过程,药效迅速,因此产生的药品不良反应远远超过口服制剂。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高热等。
  此外,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给药中不溶性微粒累加、配液浓度、注射剂之间的配伍等,更使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大大增加。
  专家介绍,药品不良反应严重的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致死。
  去年4月,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发布,其中59%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品种为注射剂。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是: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绝不静脉注射,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感冒打吊针如大炮打蚊子
  陈东生介绍,从经济角度而言,“打吊针”的费用往往较高,会增加医疗费用。
  统计显示,使用口服制剂的费用一般只是注射费用的1/10左右。
  更重要的是,“打吊针”泛滥会给患者自身免疫力带来伤害。陈东生介绍,近年来,细菌耐药的快速发生和发展已成为抗生素的一大挑战,而静脉注射抗生素容易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使抗生素难以奏效。
  专家称,感冒、发烧“打吊针”就如大炮打蚊子。长此以往,当疾病严重时,“大炮”就会不管用了。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好丽友探索节能减排降碳新路径
科普行动
以低碳发展驱动产业绿色变革
践行节能低碳 铅山县英将乡在行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