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国内进展 |
|
青岛要向海洋要“电”了!昨日,记者从市海洋渔业局获悉,由青岛市海洋渔业局承担的两个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项目在青岛立项,计划于2012年上半年完成,届时,海洋中的潮汐能和波浪能有望转化成电能供市民使用,这也是蓝色经济区的一个大项目。
投入专项资金约600万
近日,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召开青岛市承担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项目任务启动仪式。项目包括“成山头海域建设波浪能、潮流能海上试验与测试场的论证及工程设计”和“新型永磁直驱式潮流发电装置研究与试验”,投入资金约600万。目前两项目正在进行前期选址。
“波浪能发电是通过特殊装置将波浪能首先转换为机械能(液压能),然后再转换成电能。”市海洋渔业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技术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尤其是在能源消耗较大的冬季,可利用的波浪能能量也最大,每1米海岸线外波浪的能流就足以为20个家庭提供照明。
“通常波浪能要经过三级转换:第一级为受波体,它将大海的波浪能吸收进来;第二级为中间转换装置,它优化第一级转换,产生出足够稳定的能量;第三级为发电装置,与其它发电装置类似。我国沿海有效波高约为2—3米、波浪功率可达17—39千瓦/米,渤海湾更高达千瓦/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这个角度看,渤海湾具有先天优势。
潮汐发电要先建“坝”
除了波浪能,潮汐能也是此次立项中要利用的海洋能源之一。“潮汐发电与水力发电的原理相似,它是利用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的势能来发电,也就是把海水涨、落潮的能量变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发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潮汐发电要在海湾或有潮汐的河口建一拦水堤坝,将海湾或河口与海洋隔开构成水库,再在坝内或坝房安装水轮发电机组,然后利用潮汐涨落时海水位的升降,使海水通过轮机转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而青岛市的大部分海域都能满足潮汐能发电的需求。(周健伟、程源、原野)(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