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节约妙招 |
|
“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6.3%,电耗下降7.6%,减排废气270余万吨,清洁能源生产总量占全区能源生产总量的13.9%。”2008年,经区人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节能减排“答卷”。 拒绝污染项目进区,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新型能源……近年来,经区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成为全区上下共同的价值追求;“既要经济增长,更要‘绿色GDP’”,成为他们实实在在的行动。 严控源头,将污染项目拒之门外 “决不要污染的GDP,决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GDP,决不要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GDP。”经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张建军的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刻在经区各级领导干部的脑海中。 加强源头控制,拒批污染项目,就是经区上下坚持的一条“铁律”。 印度一家公司拟投资2500万美元,在经区建设呋喃丹生产项目。据预测,项目达产后,年可带来几亿元的产值和上千万元的税收。但经环保部门反复论证,认为该项目入驻将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经区管委果断拒绝。 近年来,经区“拒谈”的污染项目不只这一个。2005年7月,韩国一家投资商计划投资5000万元,在经区建设大型化工项目,从事聚苯乙烯生产。考虑到项目进入后可能带来的废气污染,经区管委婉言谢绝。 这些拒批项目中,不少具有很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经区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还是将它们拒之门外。尽管眼前失去了几亿元的投资,牺牲了局部利益,但他们留住了绿水青山,也就蓄足了长期发展的潜力。 基于此,经区形成了把关污染项目的“硬杠杠”———“一票否决”制,前移审批关口,对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高能耗、污染重、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审批、核准、备案;严格落实环境保护部门第一审批权,对所有可能造成污染的项目,一律实行先环评后立项,凡未通过环境评审的项目,不予立项、注册。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经区已先后将26个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拒之门外,涉及投资额约4.6亿元。 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改造 2008年12月,威海华能电厂两台125兆瓦机组正式关停,年可节约56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硫1万吨、二氧化碳215万吨。同时,他们又投资46.8亿元,新上两台600兆瓦机组。该机组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配套先进的烟气脱硫、脱硝设施和海水淡化装置,千瓦时煤耗低于292克,比老机组节煤55克以上。 “淘汰落后产能,不但没有给企业造成负担,反而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效益,还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真是一举多得。”据威海华能电厂负责人介绍,新项目建成后,年新增发电量80亿千瓦时,增加产值22亿元。 与华能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淘汰落后产能的甜头。如今,在经区,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改造,已成为企业的新理念。 为此,经区管委出台了《节能减排奖励办法》,每年分别给予优秀节能单位和优秀节能成果10万元和5万元的奖励,引导企业开发生产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品。仅2008年,经区就安排节能资金703万元,并为两个企业兑现节能奖励资金15万元。在企业技改过程中,经区还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扶持资金,目前,经区有4个项目列入省重点节能减排项目,2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共争取资金100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企业技改的积极性。 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积极行动。2008年8月,蓝星玻璃浮法二线关停,年可减排二氧化硫400吨,另一条生产线也将于今年6月底前关停搬迁;百圣源集团先后淘汰13种成本高、耗能大和利润低的中低端产品,着重发展数控刨切机、旋切机、龙门铣床、龙门磨床和单板剪切机等五大系列高端产品;新船重工投资2.15亿元,对现有电焊机实行逆变装置改造,年可节约标煤3.2万吨…… 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企业加快了对传统工艺的改造提升。2008年12月,华能威海电厂投资5400万元,对两台300兆瓦煤电机组进行热电联产改造。厂长宫志文介绍,热电联产改造后,每度电煤耗可降低20克,年节煤6.5万吨,同时可新增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 蓝星玻璃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联合研发的“水煤浆替代重油技术”获三项国家专利,获得640万元国家扶持资金。水煤浆替代重油比例已达80%,年节标煤3.2万吨,减排烟气8.7亿立方米,降低成本5000万元。 据统计,在经区管委的引导扶持下,经区高耗能企业先后投资3.9亿元用于节能技改。 优化产业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2005年9月,经区成功引进总投资7.2亿元的中电威海风力发电项目,由此迈开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步伐。 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是经区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在经区,海风、海水、阳光,甚至是污水,都成为产生清洁能源的“宝贝”。 风能是经区最大的资源优势。继中电威海风力发电项目后,2008年12月,经区又与华能新能源签订《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框架协议》,华能新能源将投资75亿元建设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建成后,年可节能100万吨标煤。 蓝星玻璃集团办公楼的外墙和屋顶上都贴满了一种“藏着”太阳能电池的“玻璃”,这种玻璃在光照条件下即可发电。目前,这栋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大楼,光电面积达3228.8平方米,年发电量7.8万千瓦时。该工程已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作为可持续利用的新能源,太阳能开发利用被经区提上重要日程。目前,威海中玻光电的光电建筑一体化技术领先全国。他们生产的光电产品以减少输电成本和能耗,不占用土地资源等优势畅销美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今年开始,经区还要求新建医院、宾馆、酒店、学校等实施集中供应热水的公共建筑,全面推广应用太阳能集中供应热水系统。新建12层及以下的住宅楼,全面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和施工;13层及以上的,以试点形式推广。目前,华夏技校、亨泰宾馆、杨家滩宾馆等5家单位全部采用了太阳能供应热水系统,每天可提供400吨热水。 开发利用海水、污水也是经区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举措。新力热电公司投资建设的海水源热泵,通过转换系统将海水中的低热能提出来,转换成可利用的高热能为居民供暖。从今年冬天起悦海世家小区将用上海水供暖系统,年可节能1.3万吨标准煤。而广信百度城则采用污水源热泵供暖技术,为小区居民提供供暖和热水供应。 此外,为使农民也使用上清洁能源,经区大力推广沼气利用。两年来,投入500万元使25%以上的农户用上了沼气,年可消耗700吨农作物秸秆。不仅解决了农村“三大堆”难题,还可为农民节约燃料费260万元。 节能降耗风生水起,治污减排重拳出击。2008年,经区清洁能源生产总量占全区能源生产总量的13.9%,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