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站首页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专家观点 警 示 录 知识百科 生活低碳 图片报道 视频报道
焦点专题 数据统计 企业黄页 新 能 源 产品名录 工程案例 节能商机 人物风采 经验交流
主题策划 市州频道 节约超市 组织机构 便民信息 节能环保认证 节能宣传周
节约网高新技术企业
1
七旬老人五年只用六度电 家电仅两个5W灯泡
时间:2010-10-26  来源:中国广播网  

张青田老人

电灯是老人唯一的电器

电表显示只有6.1度电 本组图片网友供图

在开县的一个偏远山村里,有一栋不起眼的砖瓦房,里面住着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他叫张青田。五年前,村里为这个五保户修了房,拉起了电线,安了灯泡。五年后,一位刚毕业的村官在走访村民时无意发现,老人家的电表5年来总共只走了6.1度。这位年轻的村官万分感慨,将老人的事情发到了网络上,短短3天里,有21568位网友持续关注,纷纷留言表示深受震撼,心里“酸酸的”,向这位“最节约老人”表达敬意。
  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
  10月21日,网友“BENZ”在网络发了一篇帖子《“最节电的人”五年只用6.1度电!》。他在帖中这样写道:5年前,村里出钱给这栋房子的主人——一位五保户老人安装了一块电表。之后的每一年,老人都主动交电费,但是收电费的同志都婉言拒绝了,对老人说:“还是以后一起给吧!”
  “看过电表之后,我终于明白了。”网友“BENZ”在帖中说,5年了,老人只用了6.1度电。不是电表坏了,也不是老人偷电,更不是老人给不起电费。“只是想让大家明白,其实我们也可以节约一点。”
  发帖者名叫黄闯,今年22岁,大学毕业后来到开县临江镇福德村当村官。黄闯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在挨家挨户走访村民,在山上见到了这位老人。“看到他家电表的时候,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第一反应是“电表坏了吗?”直到和村里人聊起这位“节能先锋”,才深有感触,“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真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家电就两个5W灯泡
  这位“节能先锋”到底是谁?记者了解到,老人名叫张青田,74岁,开县临江镇福德村二组村民,村里的五保户。岁月蹉跎,这位地道的农家人已经白发苍苍,行动缓慢,耳朵也不好使了。村里的文书田大本告诉记者,张青田一生务农,没离开过村里,也没有妻儿。直到他60岁时,才上报成为五保户,每年可享受国家的补贴2200元,节假日还会收到村里的慰问金,维系一个人的生活还是不成问题。
  在城里人看来,张青田老人的家里已经不能再简陋了。60平米的砖瓦房被隔成两间,一间堆满柴火和杂物,另一间房里只有一张简易的木板床,一个破旧的木柜,一根木凳,还有锅碗和锄头。在这两间房房顶,各挂着一个已经满是灰尘的5W灯泡,它们就是家中唯一的电器……
  46岁的张本学目前是福德村的计生专干。他表示,2005年之前,张青田一直住在山沟的一个窝棚里,用的是煤油灯。每当下雨时,他都要在床上铺一张塑料,这样被子才不会被雨打湿。2005年,村里花了7000多元,为老人在离村委会1公里不到的坡上新修了一栋60平方米的砖瓦房,还牵了电线,安了电表和灯泡。
 
 天黑就睡觉基本不开灯
  每次查电表的工作人员都很苦恼,张青田老人家的电表像没转似的。后来,村干部才了解到,老人住进新房之后,用惯煤油灯的他依然保持着节俭的习惯。因为平时只种点蔬菜自给自足,老人天亮起床,天黑就睡觉,基本上不开灯。
  62岁的户吉全和张青田做了5年的邻居。“我曾经还以为他屋头的灯泡是坏的。”这位朴素的老人说,平时偶尔也会到张青田家里串串门,只要有点光线老人就不开灯,天黑了就进屋睡觉。
 
 算账:每天用0.0033度电
  昨日下午,开县中和镇供电营业所派出的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维护人员徐心义向记者确认,张青田家的电表并没有故障。
  老人是如何做到5年只用6.1度电的?网友算了一笔账。每年老人家里只用1.22度电,也就是说每天只用0.0033度电。老人家里有两个5W的灯泡,从没有同时开启过。也就是说,张青田只要每天开一个灯泡不超过39.6分钟,5年就可能只用6.1度电。
  
新闻面对面
  自己节约了,村里就节约了
  记者:平时啷个不开灯呢?
  张青田:要开,天黑尽了才开噻。节约。
  记者:你为哪个节约嘛?
  张青田:为个人节约。个人节约了,村头就节约了。
  记者:是不是没钱缴电费?
  张青田:不是!我还借了钱给别个的。
  记者:村干部对你好不好嘛?
  张青田:(哽咽)好!啥子都是村里给的!
  
网友声音
  老人是我们的榜样
  “长城”:节约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华夏儿女应该学习。
  “青山依旧在”:现在来讲节约也是一种素质,老人真的让我们感动。
  “江湖美”:老人在啥地方。我想去看看。
  “胡先生”:很想哭!最近看了好多这样的新闻。之前有个70岁的老婆婆送桶装水,养活家人,又看见一个在养老院的老婆婆给他的儿子打了50个电话,他儿子都不现身。(重庆商报记者:谈书 实习生:陈曦灏)



( 责任编辑:管理员 )
 
1
1 2 3
4 6 5
 
1
 
[警示录] 错误通知致22人中毒
[警示录] 不主张健康人服中成药
[警示录] 疫情这几点需特别警惕
[警示录] 高铁吸烟导致列车降速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1
刘汉如:低碳清洁甲醇燃料应用
李斌:加电可以比加油方便
刘世锦:绿色低碳产业需要保持适度
邹骥: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院士专家研讨储能破局破卷新路径
张天任:持续深化合作 在绿色循环
马蔚华: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需要
姜士宏:科学构建 合理把控 系统
 
1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科普行动
长沙“宝宝巴士”助力绿色低碳出
上海电气: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1
政策信息
专家解读丨氢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政策解读丨绿电直连试点政策三大亮
环保法规
运城蓝天保卫战2019年工作计划
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
节能法规
贵州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
长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合作机构 支持媒体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 节约产品网 节约网
  • 吉林企业网 吉林省环保联合会
  • 新文化报 吉林日报
  • 西安建筑节能展 城市晚报
  • 中国节能协会 吉林省节能协会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电子地图 | 网站介绍 | 意见箱 |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在线咨询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 dtjj.jieyu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5008513号-8
技术支持:节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