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社区行动 |
|
时间:2010-10-20 来源:三农在线-农民日报 |
科技、人才与资本的完美结合,使江苏省江阴市生物农业发展呈现出领跑现代农业的良好态势。目前,该市已初步形成了生物育种、生物有机肥料和生物饲料、生物制剂3种生物农业发展形态,其中在生物组培、特种水产、生物肥料等方面已达国内领先水平。据了解,今年,该市生物农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2亿元,到“十二五”末,生物农业年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0亿元。
走进阳光生态农林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高科技组培中心,一个个嫩芽从培育瓶的营养土中钻出来,展示着蓬勃生机。以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绿化苗木、生物医药原料植物、生物能源原料植物为重点,阳光农林拥有7个育种培养室,具有年产1700万株小苗、花卉的能力。作为先行者,阳光农林的成功是江阴市生物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科技与人才作为生物农业的战略支撑,为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层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江淮水产研究所内,美国鲥鱼、金斑鱼、银斑鱼、太阳鱼等高档鱼在严格控制温度的鱼池内欢快地游着。作为鱼类遗传育种专家,技术总监、生物学博士生导师刘青华多年来一直从事新品种生物技术研发和遗传工程技术应用性研究,在世界上首次通过单细胞克隆技术制作YY超雄鱼和XX假雄鱼系列,并发明了美国金斑鱼不育系生产技术和鲥鱼人工繁殖技术。在以刘青华为首的一批科技团队的攻关下,江淮水产研究所成功实现了各类高档鱼苗的自主繁殖,还与美国爱格斯生态技术研发中心、浙江大学等建立合作协议,6000平方米的研发大楼即将建设。
目前,江阴市生物农业企业已经与22家国内外农业科研院所实现技术挂钩合作,拥有5个科技创新中心和6个实验基地,并积极引进生物农业方面的各类专业人才,把科技成果转化成具体的项目进行实施。江阴市还编制了《生物农业实施意见》和《生物农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了现代生物农业的发展方向、具体目标和相关支持政策。下阶段,江阴市将以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成果为主导,以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为载体,加快推动现代生物农业技术与资源、资金、人才、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整合,扶持建设一批新品种繁育和工厂化育苗为主的种苗企业和应用生物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高科技农业企业,推动生物农业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开发。(通讯员王敏 刘晓)( 责任编辑:管理员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