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首页--综合资讯 |
|
| 时间:2025-11-19 来源: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 |
当地时间11月1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上,黑龙江省以“大美龙江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为主题举办专场活动,用多元实践书写低碳发展答卷,向世界传递绿色龙江治理的智慧与成效。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作为黑龙江省代表团团长致辞,全面介绍黑龙江省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的实践举措与丰硕成果,并表示未来将继续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龙江贡献。
伊春市市长苑芳江在致辞中说,伊春市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地区、绿色龙江先行区,将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联合国训练研究所高级官员michaeladalla围绕国际资源对接与城市伙伴关系作主旨发言,强调绿色低碳是全球共同愿景,高度认可黑龙江的绿色发展潜力,愿深化合作推广“龙江模式”,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冬作“国际都市哈尔滨:厚植生态底色促进绿色发展”主旨演讲,系统阐述哈尔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的实践路径。
活动集中展示了黑龙江省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成果与实践路径。伊春市以gep核算为抓手,亮出4240亿元/年的生态产品总值“成绩单”,作为巨大的“水库”“钱库”“粮库”和“碳库”,伊春森林生态系统贡献了80%的gep,每年新增碳汇超1800万吨,为生态价值市场化转化提供了坚实支撑。哈尔滨碳普惠平台“碳惠冰城”打造全民参与典范,累计减排行为超6.7亿次,减排量达36万吨,其创新实践涵盖农村碳资产交易“首例样本”、亚冬会跨区域减排互认、马拉松赛事碳中和等特色领域,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成为可复制推广的城市低碳治理模板。大庆油田积极转型,构建“油气热电氢”多能互补新格局,建成国内最大分布式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在建在运新能源项目装机规模达328万千瓦,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超110万吨,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能源企业绿色蝶变。
活动中,参会成员还围绕“共探绿色低碳发展——能源企业转型与全民参与实践”开展圆桌讨论。
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和资源大省,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57%,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41%,绿色产业、绿色动能厚积成势。通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龙江蓝”“清澈水”“健康土”“生态绿”成为鲜明标识,人民群众的环境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全国首个生态林造林碳汇项目落地大兴安岭,“黑土优品”等绿色农产品品牌享誉全国,冰雪经济与生态旅游成为绿色发展新引擎。
此次在cop30“中国角”举办主题活动,黑龙江向世界展示了“国际可展示、国内可复制、全民可参与”的低碳发展路径。未来,黑龙江省将全面落实《巴黎协定》,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持续注入“龙江力量”。
( 责任编辑: ) |
|
|
|
 |
|
| 因地施策,破解停车难 |
|
|
| |
|
|